觀點投書:從當前組閣窘況看我國憲政體制困境

2016-01-20 06:00

? 人氣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發表當選感言。(顏麟宇攝)
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未來如能自我節制,不再將國家元首權力擴張到行政院長的職權範圍,維持彼此憲法規範的分際,應是建立國家責任政治範例的絕佳時機。(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灣現行體制另一嚴重的問題是,國會喪失實質監督的功能,也無法即時反應民意流向。此一困境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由於執政者同時掌握立法委員提名權力所致。使得執政黨立委淪為行政權護衛、投票部隊。人民選舉出來的議員、立委,是民意代表,意思是負責傳達民意給「統治者」的管道而已。議員與議會的政治地位遠遠低於行政權,甚至還要聽命於外造政黨的黨職人員。在此情勢下,政黨與統治者幾乎不會將議會內部的辯論意見納為決策的主要依據。政黨政策的擬定也幾乎不是由該黨議員議決的,而是由外部的行政權或外造政黨所主導。加以議員身負競選壓力,經營選區及政商關係遂成必要之惡,此也養成部份民代追逐私利或輕率的作風態度。然亦造成一般民眾對民代觀感、印象不佳。因此當立法權未能有效發揮監督、制衡機能時,人民如何課責於這些失職的民意代表,是一值得關切的問題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項問題並不在憲法的層次,而是在法律的層次。此前,國民黨運用其立院優勢,在現行的《公民投票法》與「罷免法制」制定時,設立極不合理的超高門檻,讓人民無法行使公投權利、也讓人民難以罷免失控政客。由於這些不當法律導致人民的憲法權利遭到實質剝奪,也使憲法所規範的直接民主機制徹底空洞化。因此,補正公投法、修改選罷法,是當前實現還權於民、建立責任政治的當務之急。

在目前修憲不易的情況下,府院權責不分、政治體制失能時,人民的力量在必要時就應該挺身而出。但不是經由占領國會、包圍政府,羞辱政治人物、癱瘓政局。而是修訂法律,讓人民以選票決定國家政策走向與政府組成。必要時透過公民投票、倒閣、國會改選、罷免失職政客等方式落實人民主權,反映人民意願,確立責任政治,紓解政治紛爭。如此應可帶領我國走向權責相符、清明有力的憲政體系。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15日於凱道舉行最後一場造勢晚會,民眾揮舞著手中點亮了的手機。(顏麟宇攝)
在目前修憲不易的情況下,府院權責不分、政治體制失能時,人民的力量在必要時就應該挺身而出。(資料照,顏麟宇攝)

*作者任教於大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