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當前組閣窘況看我國憲政體制困境

2016-01-20 06:00

? 人氣

另一方面,立法院又享有質詢權、預算案審議權、法律案審查權。立法委員個人所召開的公聽會或立法院黨團所召開的記者會中,由於朝野歷來互不相讓,為搶奪爭議政策的正當性及獲取輿論支持,國會經常呈現「砲聲隆隆」、「口水對罵」的窘境。在陳水扁、馬英九執政期間,在野陣營對重大法案經常以各種理由予以杯葛,甚至占據院會主席台、封鎖議場。執政黨痛批在野黨野蠻,而在野黨亦動輒反唇相譏,彼此唇槍舌戰,幾無寧日。其時總統又無主動解散國會之權力,只能任由吵鬧的立法院癱瘓政府,使得國家政局治絲益棼。此際的立法院反而成為政治角力場,甚至因為暴力衝突貽笑國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尤其在現行的憲政體制下,兩黨對權力的競逐,其背後都隱藏著沉重的國家、民族想像。國、民兩黨在國家認同立場殊異的情況下,彼此毫無互信基礎。致使雙方無論採取什麼樣的黨政互動模式,都很難讓他們以相忍為國之態度,和緩運作議事,順暢推動國政。在2000年至2008年間,陳水扁總統嘗試過許多的朝野相容運作模式,但都未能奏功;2008年後的馬英九總統,就算是面對著國民黨居於多數的國會,在操持運作之間,仍然無可避免的陷入朝野高度對峙、權責矛盾僵局之中。證所稅案所帶來的紛擾、兩岸服務貿易協定議程陷入嚴重紛擾,即是顯著例證。凡此,對於我國政治困局的紓解、政府開展有效治理,皆構成嚴重阻力。

我國未來修憲的可能性

我國憲法修正條文的設計,行政院長的任命方式是向行政權傾斜的安排,然而國會解散權、覆議權的設計卻又削弱行政權對立法權的抵抗。乍看之下,我們獨特設計的憲法修正條文混合了當前主流政府體制的制衡方式,似乎可以達到預防總統擴權、權力分立的完美平衡。但在落實到現實情況中,卻常陷入府院權力糾葛不清、政治責任追究無由的困境。其運作效果不如單純的內閣制、總統制或是法國雙首長制來得順暢。

在上述紊亂且毫無章法的權責制度下,以致陳水扁在八年內就更換了六任的行政院長。而馬英九在2009年八八風災、2012年連任後的諸多決策亦遭媒體譏評為「反應遲緩、朝三暮四、耍弄人民、政策急轉彎、決策偷偷摸摸。」類似批評散見各種輿論,顯見其施政未獲國人普遍認同,亦未能有效化解民怨。2013、2014年諸多爭議弊案發生後,國民黨區域立委感受民意反彈,遂有有背離黨中央決議之提案出現。尤其在2014年底地方選舉,2016年總統、國會大選,國民黨選將幾乎一面倒與馬英九切割。而兩次選舉結果亦以大敗告終,馬、朱兩位皆以辭國民黨黨主席收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