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能在從政之後全身而退」——馬英九:《華麗的告解》選摘(2)

2016-02-05 05:30

? 人氣

提到他在國民黨內的波折起伏,馬英九說自己並不曾懷疑過自己,「我知道那時國民黨內希望我下台的人是錯的,現在有很多人在這次立委選舉中也沒有再當選。當時我感到很沉痛,但不是為我個人,而是擔心國民黨。現在再回頭看,四年前如果黨內支持我的改革,現在也許不會被人家貼上『黑金』的標籤,也許就不會有這樣的下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馬英九曾說:「我化成灰也是國民黨員。」現在說他是國民黨內振衰起敝的關鍵人物,他說:「我倒不覺得國民黨只剩下我一個人,沒這麼嚴重。只是,在我們還有些人才的時候,要如何把這些不願意離開的人團結起來。」

他的父親馬鶴凌曾幾次在他人生的轉折上起過重要作用,包括最初進入總統府,以及最近參選台北市長。

也許是因為馬英九長相俊美,大家總愛對他微笑,他也必須微笑回應。他笑久了,人們便以為他天生就長得如此,因此他不笑時,特別顯得嚴肅而陰鬱。提到父親的影響,馬英九便嚴肅起來。

「念完書回國服務是我原先就計畫的,從政也是。我從高三準備第一志願考法律系,就是要推動國家的民主與法治。念法律也是我說服我父親的,他當初並不贊成。有些書可能是為了使內容比較戲劇化,大幅度擴張了別人對我的影響,好像我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講到這裡,他顯得有些不悅。

如果還有機會回到當初決定從政的那個點上重新抉擇,馬英九還會選擇從政嗎?究竟什麼才是他真正想過的生活?

「其實我也有過幾次重新選擇的機會,四年前我辭掉政務委員回學校教書,當時的計畫就是透過教書訓練人才。我當時預計我們會加入WTO,需要很多國際上的法律人才,我就開這方面的課,讓學生熟悉國際法律事務。我甚至訂了一個十年計畫,每年培植一定的人,十年可能培植上百個人。」

只可惜不到一年,馬英九就因為眾人的期許而含淚放棄這個大計畫,投入台北市長選舉。當時還引起他任教的政大學生強烈反彈。

他有時顯得像是台灣中最後一個全心為民主與法治盡力的人,但其實又不是那麼的全無算計。例如做政務委員辭官,卻種下日後參選台北市長的種子。人生有得有失,他似乎總是得的多,失的少。

接下來是三年後的總統選舉,雖然他絕口不談,但所有人都相信他不會缺席。一次市政報告裡,議員追問他如果黨徵召他會否參選,他被問得無處可逃,只好說:「不如陳議員幫我問問黨有沒有這意思好了。」備詢時,他常露出「受了委屈」的可憐神情,好像癟一癟嘴就要哭出來了。

馬英九可說是政治人物中較具幽默感的。但他的幽默只有兩種人不欣賞,一種是角色上與他職位衝突的市議員們,一種是愛護他的小市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