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城市採礦還是汙染之島

2016-01-19 06:30

? 人氣

圖片來源:環保署環境發展官網。

圖片來源:環保署環境發展官網。

上周行政院「內閣踹共」請環保署長魏國彥談「城市採礦」,他說的主要是回收廢家電手機、光電零組件及下腳料等電子廢棄物,可提煉貴金屬,還打算跟國際接軌進口廢五金到國內處理。他說這是垃圾變黃金,聽起來好像不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他沒說的是,廢五金提煉重金屬的比例約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以最高效率來說,1千噸廢五金可提煉1噸重金屬,那其他999噸提煉過後不要的廢五金要送到哪裏?

其實這個「城市採礦」並不是新政策,兩年前環保署前署長沈世宏就曾提出修訂「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將廢電線電纜、電鍍金屬塑膠、廢印刷電路板等12大項原本列為「有害事業廢棄物」的廢五金,改列「一般事業廢棄物」。

有害變一般的差別是,依法就可以進口廢五金到國內處理。現在魏國彥所說的城市採礦,不論說法、內容都差不多,看起來用意就是要開放廢五金進口。

龐大的五金廢料汙染該如何處理?

然而所謂廢五金不只是手機、廢電腦家電這種東西,還包括廢電線電纜、電鍍金屬廢塑膠、廢光電零組件下腳料、含金屬的印刷電路板廢料及粉屑…。

台灣不是沒有從廢五金處理得到過教訓,1970年代初期在二仁溪下游灣里地區,長達20年露天燃燒廢五金造成二仁溪及空氣汙染。一位住在灣裡的女士,前年在環保署的公聽會中提到,小時候住在二仁溪旁,睡覺一定要關門窗以減緩臭味。

汙染一發不可收拾,事後環保署協調將廢五金處理廠移到高雄大發工業區集中管理,但還是弊端連連,業者將提煉後不要的廢棄物推置不處理,或夾帶、偷運、亂倒。為了根絕後患,就將廢五金列為有害事業廢棄物禁止輸入。隨後廠商因料源不足不斷要求開放,直到2006年只剩下14項還列有害事業廢棄物。聽到環保署又打算開放廢五金進口,不只環保團體,連環保署內許多官員都嚇一跳。

處理電子廢棄物的危害,一如台南社大理事長黃煥彰說的,這不是合法非法的問題,而是電子廢棄物含有汞、六價鉻、鎘、鉛等有毒物質。處理過程會產生廢酸、廢水、廢污泥,沒有回收價值的則拿去掩埋或焚化、甚至亂倒,對環境造成嚴重負擔。

或許環保署會說,不能以過去之非否定一切,且強調現在我國廢電子電器回收管道做的非常好,也透過嚴格執法確保廢棄物不會被亂丟。

這個只說了一半,因為環保署公告回收的廢電子電器物只有30多種,且都是民眾排出的電器;但廢五金卻有上百種,而且來源都是工廠,根本是兩回事。至於嚴格執法就更有問題了,現在環保署連要求業者提報「廢棄物清理計畫書」都難以落實,要如何相信網路申報可有效控管廢棄物流向?

開放廢五金應先做「剩餘廢棄物處理環境評估」

而事業廢棄物再利用早就出現問題。依現行規定,只要製程中產生的副產品,認定還有再利用價值的,可依經濟部工業局所定相關法規登記為產品、或申請再利用。但這卻幫廢棄物開了一個大門,業者把原本要丟掉的東西登記為產品,就可以擺脫廢清法規範非法棄置。例如爐碴,有業者將「產品」賣給業者每噸5元,卻補貼每噸2百多元處理費,這不是在處理廢棄物是什麼?

開放廢五金如果再跟其他政策連結,想起來就很可怕,經濟部一再開放農地上的非法工廠合法化,環保署去年還提出修訂「土壤污染管制標準」,要放寬工業區的重金屬管制標準。農委會調查台灣地區耕種中的農地約58萬公頃,其中1萬5千公頃已達到污染或危害等級,以彰化地區最嚴重。這些農地再經過細部調查後,超過管制標準需整治的面積將相當龐大,未來整治經費將難以負擔。

所以,如果環保署要開放廢五金進口處理,首先要先告訴大家幾件事:一、國家需要多少稀有物資、一噸廢五金可提煉多少稀有物資、有多少產值、需要進口多少廢五金。二、國內的廢棄物都處理不了,廠商也抱怨連連,未來如果再進口電子廢棄物,打算如何處理,是否應該先做一個「剩餘廢棄物處理環境評估」?三、最重要的是要說明,這個政策跟傳說中的貨貿開放廢五金進口有沒有關係呢?

環境污染要防範於事前,而不是前頭都不把關,縱容非法棄置,然後再把空氣、水質、土壤的污染留到末端來處理,不但成本高、問題是根本處理不了。為了極少量的貴金屬,讓台灣變成國際電子廢棄物之島,又是孰輕孰重?  

*作者為獨立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