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選舉結束,問題解決了嗎?

2016-01-18 05:50

? 人氣

2) 習的強硬作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習近平從來不是個溫和派。從最近的打貪,他不惜犧牲過去經濟成長的首要目標,動輒會犧牲1%的GDP也要打貪,使得現在國企人心惶惶 ; 更別提之前香港雨傘革命時,即便面對如此割裂的香港,北京的態度仍不動如山。在面對著明年的十九大、以及中國趨緩的經濟成長,習必須找到新的維持正當性的手段,此時,對台灣的強硬態度,顯然成了必然。

3) 周子瑜事件

黃安的檢舉,不可能沒有中共的默許、甚至指使。周子瑜出來道歉,受到的是韓國經紀公司的壓力,而這背後,不可能沒有來自北京的壓力。北京(或是習)也心知肚明,周子瑜的道歉,無疑是民進黨、或是獨派的最佳助選員。而這個道歉,坦白說,對中國大陸本身,基本上沒有什麼正負向效應,也就不會是其北京做這件事的理由。那問題就來到,為何北京明知周子瑜事件會讓台灣獨派勢力大增,仍要這樣做?

在太陽花之後,習早已放棄國民黨。去年的馬習會,更大的作用是為後續政權的兩岸政策定錨,而非為國民黨助選(事實上是正向還負向效應也很難講)。結合上一點習的強硬作風,讓獨派獲多數,無疑只是提供習採取更進一步強勢態度的理由。輕則為文譴責、重則調整飛彈部屬 / 軍演,北京不缺乏手段。

4) 小黨的外交政策

本次興起的第三勢力小黨中,除了少數針對兩岸議題的政黨之外,多半缺乏完整的外交政策論述、遑論相關的人才。外交政策作為高度複雜、專業化的領域,小黨在此上很可能只能被大黨牽著走。

5) 美國因素

美國從以前到現在,對台灣的支持,已從最早的近乎無條件支持、到現在為了反恐與經濟利益與中國越走越近。台灣在美國的利益排序上,已慢慢由過往的戰略利益與夥伴,到最近越來越被視為負擔。目前不放棄臺灣的理由,不外乎不願背棄與盟邦承諾(其他盟邦都在看)罷了。事實上,棄台論在美國雖然仍非主流,但聲音也越來越大。更不要提現任的歐巴馬對台灣政策也並不友善。

選舉的激情過後,我們得開始面對選前的問題以及選舉本身造成的結果。這過程必然不會太順利。選舉過程,我們通常對選舉能造成的改變寄予太高的期望。然而,改變,是否會發生?又,造成的改變,是否會是我們想看到的?

或許,政治這件事,因為它的複雜、因為它承載了太多不同的立場與利益,本來就不能盡如人意。民主制度事實上,也不是讓最多人滿意,而是在意見不同時,達成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結果。這次選舉過後,太陽花的一切政治效果,也將正式進入體制。未來會遇到什麼,我們仍不得而知。我們只能衷心期望,這個島在一切的紛爭之後,仍然能夠一切都好。

*作者為台大政治系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