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科技新創的民主化(下)

2016-01-15 06:20

? 人氣

摩爾提出的「摩爾定律」,頑強的持續數十年,讓硬體的速度每18月就翻倍。(取自網路)

摩爾提出的「摩爾定律」,頑強的持續數十年,讓硬體的速度每18月就翻倍。(取自網路)

上週的專欄中,我描述了摩爾定律和勞工生產力之間巨大的鴻溝,有些讀者也許會好奇:摩爾定律和勞工生產力有啥關係?為什麼要放在一起比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實上這兩者的確沒有任何直接關係,但如果理解到摩爾定律是「電腦計算能力」的基本驅動力,而電腦計算能力又是我們用來提高現代社會各種應用的效率的重要工具,社會各種應用效率如果提高,理論上人類的生產力應該也要提高——了解到這點之後,下面這張圖兩條曲線之間的鴻溝看起來突然無比巨大。

圖示
圖示

為什麼電腦計算能力持續指數成長,但最終勞工生產力卻遠遠沒有等比例受惠呢?

事實上摩爾定律並不是自然定律,而是由產業競爭結構所產生的——半導體公司如果不想辦法在十八個月內將自家的電晶體密度翻倍,就會輸給競爭對手。

換句話說,儘管這個定律描述的是高科技的半導體業,但其分析確徹徹底底是商學院的範疇,與科學理工學院一點關係都沒有。

追逐著摩爾定律的半導體供應商,在他們訂定的研發進程中,並不會考慮到終端需求,只會一心盯著競爭對手的資本支出和研發進程。換句話說,摩爾定律是完全忽視「供需平衡」的一種商業運作方式,當半導體供應商低著頭猛幹,一直把製程和晶片效能翻新時,他們一點也不在意終端應用是否有跟上。

理論上處理器運算能力加強的話,使用處理器進行工作的效率也應該增加,生產力也應該增加,這點在九十年代個人電腦崛起,乃至於兩千年初期行動運算崛起時,都還勉強算是成立的——每次隨著硬體升級,使用者總是能感受到效能提升的好處。

但使用者使用應用軟體是有僵固性的,除非有必要的原因,使用者通常傾向持續使用已經使用習慣的軟體。雖然處理器每十八個月就翻倍效能,但包含各種軟體包含Windows、Office或Adobe等,卻明顯比十八個月長很多。很多時候軟體的更新並非使用者所需,但軟體公司以各種方式強迫使用者付費升級,很多使用者忿忿不平地升級軟體後,仍然以舊的方式工作著,效率或生產力並無太大變化。

在這種舊模式中,「摩爾定律」宛如毫無感情的暴君,冰冷而理性地不斷驅動著這些「消費者」臣民們。暴君和臣民開始出現巨大的鴻溝,而且這個鴻溝隨著摩爾定律義無反顧地前進,越拉越大,越拉越開。

然後科技新創的民主就誕生了。

回頭看起來我們也許可以把臉書創辦的2004年視為科技新創民主時代的元年。這個無比成功的科技新創,一直到2012年上市時,都還被不少人批評缺乏技術和專利,但像彼得・提爾這樣真正有遠見的風險資本家,早在2005年就發現像臉書這樣「網絡效應」強大的新創公司,是不需要技術保護的,單靠網絡效應就能夠取得絕對的防禦力。

但如果臉書出現在九十年代,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九十年代的計算機計算能力,不過勉強能把jpg檔或者gif檔顯示在網頁上,曾經在那個年代寫過網站的人都經歷過優化圖檔大小和品質的掙扎。在這種網路效能還被硬體計算和通訊功能掐住咽喉的年代,臉書不可能出現,也不可能快速成長。

但臉書出現的2004年,電腦硬體以及瀏覽器技術已經到達成熟的境界,以至於臉書能夠在網頁平台上建置能不斷自動更新狀態的網頁(無需使用者重新載入),至此臉書唯一的技術挑戰就是怎樣更快建置更多的伺服器,以容納它那瘋狂的成長。

同樣的故事也在Youtube上演。Youtube在九十年代不可能出現,那個年代連要在網頁中載入個MOV影片檔都得花上一番工夫,播放品質和使用者體驗也很糟。但Youtube創辦的時候,ADSL和Cable Modem寬頻網路已然在多數國家普及,Adobe Flash技術已然成熟,大多數的電腦處理器都內建有高性能的多媒體指令集,瀏覽器更是百家爭鳴地火拼著載入效能——當時獨佔的Internet Explore除外,很努力地越改版越臃腫越緩慢——因此Youtube從成立、到獲得使用者愛戴而快速成長,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一直都是怎樣募到更多的錢、追加更多的伺服器以容納更多的影片、讓它們更流暢的播放。這裡面所開發的許多程式碼,別說沒資格在計算機科學的期刊發表了,可能連專利都申請不到。

於是我們迎來了lean startup的黃金年代——由於摩爾定律已經和一般人生活中的實質生產力拉開太大的差距,中間的空間讓創業家能夠有轉圜空間,不用老是緊逼著最後一公釐的演算效能,而可以綽綽有餘地改將心力放在「使用者經驗」,這讓軟體和服務的被採用出現了巨大轉變。

先前我們提到由摩爾定律驅動的軟體升級,多半伴隨著使用者的抗拒和哀嚎,就算升級完也往往維持舊有的工作模式。但當軟體和服務是改由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情境去出發時(想想Airbnb和Uber),使用者不需要被強迫升級,就能有誘因使用新的軟體應用和服務。

換句話說,今日的科技新創是「由任何具有創業家人格特質的一般人創造和執行,透過使用者用自己的時間和金錢來投票,從而決定其成敗」——這是一個徹徹底底、不折不扣的民主年代!

對於我們風險資本家來說,這樣的民主年代是一個最好的年代,因為當創業家不再受到學經歷、專業訓練的桎梏時,具有創業家精神的人類就更有機會將盤踞在各個產業中緩慢移動的大象們給掀翻。

這個民主化的過程解放了潛藏在普羅大眾中的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這些由普羅大眾中脫穎而出的創業家所創造出來產品和服務由普羅大眾出發,更貼近大眾,讓更多人願意使用,從而以更快的速度普及。

「但難道我們現在不是在lean startup的泡沫中?許多獨角獸不是岌岌可危嗎?」

關鍵是:我們是否在泡沫中,或者獨角獸是否會在今年開始倒下,都不會改變科技新創的民主化這個既定事實——Airbnb和Uber都會繼續服務億萬消費者,讓他們的旅行以及移動變得更舒適,更便捷,更有效率。

而隨著摩爾定律頑強(而昂貴)地持續前進,使用者導向的民主新創不管以多快速度出現,都不可能跟上十八個月就翻倍的計算機效能進展,因此前面我們所描述的鴻溝只會繼續擴大,庶民創業家的效能轉圜空間只會越來越寬廣,還有比這更讓人興奮的事情嗎?

因此我有理由相信,不同於台灣步履蹣跚、週期擺盪的民主化歷程,科技新創的民主化程度只會越來越加速,下一個布萊恩・切斯基或崔維斯・卡朗尼克,可能就在你我之中!

*作者台灣大學電機畢業,在台灣、矽谷和巴黎從事IC設計超過十年,包含創業四年。在巴黎工作期間於HEC Paris取得MBA 學位,轉進風險投資領域,現為Hardware Club合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