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治國救臺灣 必須有對外經濟大衝刺的決心

2016-01-13 06:20

? 人氣

就在大選前夕,面對經濟部之派遣代表團隊赴中國大陸研商兩岸貨貿協議的技術性、程序性議題時,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及宋楚瑜竟然還在應和極少數激越仇中反中民粹主張,要求兩岸服貿、貨貿協議談判之前,必須先行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要求參加區域經濟整合的所有協議協定的研商簽署,都必須公開透明進行,充分「全民監督」,政府才能夠進一步做出以次協商研討程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也就是說,即使是既已有了ECFA協定完簽實施已數年基礎的兩岸經濟合作發展,其每一項的未來延伸協商,蔡宋都還想讓它耗費個三五年時間:能擋就再擋它一擋。(反正,「中國大陸市場非關臺灣未來之緊要!」?)

蔡宋主張要先做好「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風控機制」,才能進一步談兩岸服貿、貨貿協議。這一主張的真正潛台詞,其實就是:「兩岸經貿往來是絕對不能使之隨意鬆綁而放任自由開放的」。這也可以解讀到,面對TPP、RCEP、FTAAP乃至AEC亞細安共同市場,為什麼反對黨派及義和團式民粹還要不斷提出種種「根本無關經濟社會宏旨」的枝節細碎,來防堵與阻滯臺灣任何「對外自由開放」措施,以至根本扼殺任何「想走出去、想打出去」的念頭與作為。總之,還要繼續「鎖國自閉政策」,才真是他們終南戰略目標;但是,身在理盲濫情漩渦中的臺灣選民,似乎全都猶還渾然未覺。

蔡宋這樣子的政見主張,不啻是等同於蓄意要,搶先根本限縮了可面對中國大陸「這個最有可能讓臺灣大獲利益空間的市場」之一切拓展先機與可能性。

內需市場支撐不起臺灣經濟

今天,就在臺灣經濟已然瀕臨嚴重頹退崩壞邊緣時刻,三候選人所提出的所謂「治國經濟政策」,根本無一不與修橋、補路、蓋房、加薪、就業、醫療、保險、升學等有關,祇不過全都是部次長以下「局處長級」議題,頂多交由内閣總理卽可集中處置,完全稱不上是「總統級」的,可以為整個國家未來半個世紀以後,處在全世界格局中必要的前瞻性廣結邦誼及市場解厄脫困的國家存亡政策問題。事實上,今天所見三候選人提出的,絕對都是「最公然失能失職」的治國政見。

在這些所謂的「治國經濟政策」政見中,也同時可以解讀得到,三候選人都有一個相當近似的假設前提,以為祇要搞定「內需市場」,臺灣經濟就有了大未來。然則,就臺灣經濟基本體質看,66年來的經濟成長發展,對「內需市場」的依存度從來不曾超過15%,而對「外需市場」依存度,則一向高達85%。今天,要想搶救臺灣經濟於頹退崩壞邊緣,則當然唯有必須從擴大外需市場下手。

捨棄兩岸經貿的代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