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忠專欄:創新是台灣的DNA

2019-01-06 06:30

? 人氣

作者指出,自賴清德組閣以來,將「改善台灣國際競爭力」列為國家施政優先項目,一年多來,的確推動許多強化台灣國際競爭力的具體行動。(資料照,顏麟宇攝)

作者指出,自賴清德組閣以來,將「改善台灣國際競爭力」列為國家施政優先項目,一年多來,的確推動許多強化台灣國際競爭力的具體行動。(資料照,顏麟宇攝)

日前有機會造訪瑞士伯恩大學世界貿易研究所(World Trade Institute)與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簡稱IMD)。

在IMD與WEF報告差異做文章

IMD每年都會公布《世界競爭力年報》(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這份年報與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WEF)每年發表的《全球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向來被台灣政府視為重要參考指標,無論排名進步還是退步,經常淪為媒體與朝野相互角力的議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例如,同樣是二○一八年的報告,IMD在六十三個受評比國家中,台灣的競爭力排名為第十七名,較一七年下降三名,在亞太地區則排名第四,落後香港、新加坡及中國。在評比的四大類別方面,「經濟表現」從去年十二名掉到十四名,尤其國際投資由去年的十九名下降到四十一名。反觀WEF的年度報告,在一四○個國家中,台灣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十三位,亞太第四,次於新加坡、日本、香港。

WEF評比使用的四大類別分別為環境便利性、人力、資本市場以及創新生態體系。在創新生態體系類別中的「創新能力」部分,台灣在全球排名第四,亞洲第一。WEF更將德國、美國、瑞士及台灣並列為「超級新創國」(Super Innovators)。

從方法論、評鑑指標、資料蒐集時間,甚至是調查的國家與企業數量來看,這兩項評比不能等同看待。

賴內閣改革盼能反映在競爭力報告

例如IMD評比的經濟體數為六十三國,WEF則有一四○國。又如IMD評比的細項高達二五八項,WEF則有九十八項。IMD從六十三個經濟體中回收六三○○份問卷,WEF則是從一四○個經濟體中回收一六六五八個企業主的問卷。但IMD「世界競爭力中心」一八年報告的調查資料是以一七年為基礎,加上當年針對部分政府單位與企業訪談而成。而WEF報告多數資料則是從一八年一月到四月進行蒐集,搭配過去三年來的部分基本數據。外界應客觀檢視,避免斷章取義或各取所需,政府也應務實面對、積極改善。 

自從一七年九月行政院長賴清德組閣以來,將「改善台灣國際競爭力」列為國家施政優先項目,一年多來,的確推動許多強化台灣國際競爭力的具體行動,包括:為改善整體環境所做出的法規調整;優化創新創業環境;配合行動裝置事業,調整地價稅與房屋稅;提供高中以上學生貸款「只繳息不還本措施」;友善數位法制環境;促進金融產業發展;放寬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及企業建築之上限;放寬進出口貨物通關程序等。

Google位於加州山景市(Mountain View)的總部(美聯社)
Google位於加州山景市(Mountain View)的總部(資料照,美聯社)

此外,為吸引外國人才來台,賴內閣也通過《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放寬外國專業人才(與其親屬)來台簽證、工作、居留相關規定,優化保險、租稅、退休等待遇,建構更友善的工作及居留環境。《新經濟移民法》草案也於一八年十一月底通過,對取得永久居留之外國人,提供就業保險、勞工退休金新制、相關社會安全保障與生活協助。

賴揆在年終記者會上還強調推動雙語教育做為強化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性。這些具體成果,能否展現在明年IMD及WEF的世界競爭力報告之中,值得關注。

「優化新創環境與扶植新創產業」是台灣政府重中之重。過去一年來也的確看到政府的努力,不僅成立「新創法規調適平台」,減化申請流程,並推動「亞洲矽谷專案」,連結矽谷等全球知名科技核心聚落。同時推動天使投資人租稅優惠,積極與國際一線創投合作,加強投資人工智慧(AI)與生技產業。為促進新創發展,提供多元上市上櫃條件,協助尚未有獲利之新創加進入資本市場。在國發會主導下,台灣政府宣示吸引國際知名加速器來台,選送具潛力新創赴國外參展或訓練,兩年內至少孕育一家獨角獸(成立不到十年,估值達十億美元),六年內促成三家獨角獸。

這些努力獲得初步成果,讓Google於一八年初在台成立「Google智慧台灣計畫」,擴大對台灣人才招募。微軟(Microsoft)也宣布在台投資三四○○萬美元,成立人工智慧研發中心及「微軟創新加速器」。在台灣的歐洲商會年度白皮書中,肯定台灣政府過去一年已解決二二%歐商提出的議題,是過去四年最好的成效。

連結外交戰略發展「創新外交」

台灣政府強化國際競爭力的行動,能否在明年的評比更上層樓,讓人拭目以待。不可忽略的是,IMD對於台灣在吸引人才進展不足的批評仍值得重視。改善之道在於企業必須轉型,不能停留在附加價值的代工產業,才能有更大誘因吸引高階人才。產業轉型後才能提供較高薪資,台灣目前對於企業聘雇外籍人才仍有資本額及營業額限制,應該檢討是否要取消。

創新是台灣的DNA,甚至可以連結整體外交戰略,成為另類的「創新外交」(Innovation Diplomacy)。

*作者為外貿協會副董事長。本文原刊《新新聞》1661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