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敗伊斯蘭國有望?為什麼伊拉克收復拉瑪迪的意義重大

2015-12-29 19:30

? 人氣

受伊斯蘭國統治18個月的拉瑪迪除了戰略象徵意義之外,還能有多少價值和要花多少成本回復原貌都在未定之天,眼前的拉瑪迪看似是伊拉克政府的救命仙丹,但是要怎麼防止它變成燙手山芋,才是阿巴迪正該煩惱的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軍介入 戰局開始扭轉

2014年6月,伊斯蘭國攻陷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蘇爾(Mosul),尼尼微省(Neynewa)全境失守。同時,美國與伊拉克達成協議,派遣450名軍事訓練員進駐,對伊拉克政府軍與遜尼派民兵進行解除爆裂物與自殺炸彈處理的軍事訓練。另一方面,美國空軍開始用空襲配合伊拉克地面部隊,並提供裝甲設備給ISF,戰爭情勢得以扭轉。

2015年3月,伊斯蘭國駐紮在提克里特(Tikrit)的武裝部隊受到當地遜尼派勢力騷擾,由伊朗培植的什葉派民兵部隊見縫插針,協助伊拉克政府軍奪回提克里特。11月,伊拉克政府軍在辛賈爾(Sinjar)再下一城,截斷伊斯蘭國在北部的交通關隘,兵鋒直指摩蘇爾。

奪下拉瑪迪可說是伊拉克政府軍的里程碑,也讓美伊兩國軍事合作的功名簿上再添一筆。美國五角大廈發言人華倫(Steve Warren)說:「收復拉瑪迪仰賴美伊兩國反恐部門的密切合作,而美軍多達600餘次的戰略轟炸更是功不可沒。」

安靜的伊斯蘭國 比打仗更可怕

近期的伊斯蘭國似乎比一開始時顯得「平靜」許多,但對周邊國家的威脅不但沒有減緩,反而讓情勢更加嚴峻。在大批武裝部隊退出與政府軍的衝突後,伊斯蘭國開始有計畫地消化城市與周邊村莊的資源,在伊拉克西部的佔領區中休養生息。

在伊拉克政府軍進攻拉瑪迪時,上百名伊斯蘭國武裝份子被擊斃,但伊斯蘭國軍隊並沒有誓死保衛拉瑪迪,反而退守在周遭的郊區,一方面保留實力,也讓城裡的伊拉克政府軍進退兩難。在北部地區,伊斯蘭國對有意反抗的遜尼派勢力毫不留情,一旦查出哪些部族曾經或疑似跟伊拉克政府聯繫,剷除絕不留情面。

伊拉克國庫空虛 輸贏尚難定論

就伊拉克政府的角度而言,拉瑪迪只能暫時舒緩,許多實質上的問題在勝利的激情過後仍然無法克服,像是目前已經空蕩蕩的伊拉克國庫,根本無法支應戰爭地區的重建計劃,遑論要跟伊斯蘭國作戰。

7月,世界銀行(World Bank)援助伊拉克3億5000萬美元,用於重建在戰爭中毀損嚴重的薩拉丁省(Salahdin)與迪亞拉省(Diyala),但這個長達5年的計畫對伊拉克政府來說根本是緩不濟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也承諾在伊斯蘭國勢力退出後,將會協助伊拉克重建受損嚴重的省份,卻都無法對眼下的情勢有任何幫助。

除此之外,戰火之下的難民也讓伊拉克政府束手無策。根據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igration, IOM)報告,9月時有13萬名難民回到故鄉,然而在伊拉克與伊朗國境之間的難民總數卻高達320萬,原籍安巴爾省的難民就有130萬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