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臺灣恐怕解脫不掉 經濟失落十年新魔咒

2015-12-30 06:40

? 人氣

在政府公部門為改善臺灣投資營商環境條件的固定投資,即公共投資方面,行政院為了搶救經濟,已確定在2016年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設定名目金額為4,543億元 (年增率2.85%),這是2010年以來首次年增率轉為正成長的政府「攻勢型」政策措施;另外,全體公營事業名目資本投資,2016年亦擴大為1,992億元(增3.05%)。併計民間投資並剔除物價後,預計2016年全國整體固定投資成長也不過1.45%。這種政府公部門的公共投資規模,與1980年代以前,公共投資率至少維持在18%以上,預算總金額至少在8,000億元以上的雄心與氣魄相比,不但遜色,也根本是小巫見大巫之作;這其實也充分顯示決策當局的無膽無識,也無心無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臺灣會面對更陷困頓的失落數十年

在最關鍵的臺灣經濟成長主力的民間部門固定投資方面,今天能夠看得到的是,當今最核心主力的基柱產業,半導體產業及其相關業者,為了維持其製程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並有效肆應正夯熱的物聯網(IOT)、智慧化應用(smart system services)等新興商機,其所必要進行的資本投資,應該在2016年還可望有所延續;專業工商服務產業大角色的民用航空業者,亦將在2016年持續擴充機隊規模;惟營建部門的投資,則深受「打房」政策的壓抑與制約,而顯然大大趨於保守,能夠像既往經驗一樣大力帶動臺灣經濟成長發展的力道,當然也將極為有限。

因此,政府官方對2016年民間產業經濟固定投資的整體預測,實質僅能從寬設定,可成長0.97%,此與過往數十年,民間部門固定投資總是長期維持兩位數以上成長的景況相比較,確實已完全喪失了既往格局與氣勢,充分顯現民間產業企業,在臺灣賡續加碼投資的普遍無力也無心。

重拾傳統臺灣人民勤勉拚搏創新精神

2016年民間部門固定投資的擠縮與頹退,基本上完全就是過去四五年間,義和團式激越民粹極力高升「仇富反商」「仇中反中」「仇資本反知識」「一切為弱勢」「一切為窮苦」的「民族鎖國意識型態政策措施」之終極反映與投射,使產業為之外移,社會資本為之外逃,人才為之外流,菁英為之外放,知識創新為之外用,則當然2016年及其以後,臺灣經濟社會勢必會是更陷困頓的失落十年(lost decade)甚至是失落三十年(lost decades),勢必要把1960年代以至1980年代創造經濟奇蹟所得,完全回吐殆盡乃止。

臺灣社會面對這樣子令人悲觀的困窘情勢展望,的確應該痛定思痛,徹底鬆手放開「小確幸」的執著迷思,重拾傳統臺灣人民勤勉拚搏,積極冒險奮進,擴大創新突破的精神與潛力,以免失落十年世代魔咒,真的就此固附性地纏身而至。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