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去病化的關鍵推手 美國當代精神病學大師斯皮策逝世

2015-12-28 17:40

? 人氣

為美國當代精神病學設立重要標準性分類的精神病學家羅伯特.斯皮策(Robert Spitzer)25日於美國西雅圖過世,享壽83歲。他以資訊評估的熱情、挑戰體制的欲望及好奇的心靈,為傳統的精神病學帶入科學性的基礎架構,也是70年代將同性戀除名於精神病冊的最主要發聲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曾參與《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編修的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精神病學榮譽教授法蘭西斯(Allen J. Frances)表示,「斯皮策是那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精神學家。他以科學性的標準取代了可能矛盾且支持力不足的獨斷意見,拯救了這個學科與數百萬名病人。」

精神病學缺乏科學性的可信途徑

斯皮策於1932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為東歐移民後裔。1957年自紐約大學醫學院(NYU School of Medicine)取得醫學學位,職業生涯多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度過。

在哥大的一次機緣下,斯皮策獲邀參與《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 號稱美國精神病學的「聖經」)第2版的編修工作,起先負責為委員會辯論做紀錄。他開始重視測計及評估病徵及行為的可靠途徑。

60年代初期,精神病學面臨可信度的挑戰。這門學科沒有血液、X光檢測等科學性的證據支持,必須仰賴病人的敘述。當時的綱領手冊基本上跟隨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概念,為診療者的評估保留很大的彈性空間。

這代表,不同醫生對同一名病患的診斷可能有很大的落差。例如,當時一份研究發現,倫敦的精神分裂患者比紐約多了很多,紐約的躁鬱症患者則比倫敦來得多。這背後的原因便來自兩個城市的醫生對精神疾病的定義有所不同。

釐清定義 為精神病學家設立共通語言

在領導第3版編輯時,斯皮策相信,精神病學需要一套描述精神病症的統一語言。他以經驗主義的進路,領導團隊對過去定義較為廣泛的病徵做更精準的分類。像是「焦慮精神官能症」(anxiety neurosis),便被「恐慌症」(panic disorder)、「社交畏懼症」(social phobia)與「廣泛性焦慮疾患」(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所取代。

許多如今廣為人知的精神病症名稱,如厭食症(anorexia)、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恐慌症(panic disorder)、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等,也是在此時加入了精神病學的詞彙庫。

不僅詞條大幅增加,斯皮策團隊也為每一詞條加入詳細的描述;這也成為未來編修的基礎架構。DSM第3版(與第3版修訂版)因此增厚為過往的3倍,但成果受到廣泛認同,於美國及海外賣出100萬本之多。

斯皮策的妻子暨哥大同事珍奈特.威廉斯(Janet Williams)表示,斯皮策的貢獻為精神病學帶來重大突破,釐清了主要精神疾病的定義,協助精神病學家們「對其所見具有共識」。

但也有人抨擊這使得精神病學的實踐變得缺乏人性。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的精神病學家安瑞森(Nancy Andreasen)便於2007年寫過:「病史採集--這項精神病學的主要評估途徑--已時常被DSM的(病徵)核對表取代。」

1973年:大力推動同性戀除名精神疾病

斯皮策另一項知名的成就,是協助同性戀脫離精神疾病的範圍。在1973年除名前,同性戀在美國原被認為是一種精神疾病,稱為「反社會的人格障礙」(sociopathic personality disturbance)。

在紐約市於1969年爆發「石牆暴動」(Stonewall riots)後,同性戀平權運動延燒至精神病理界,抗議同性戀被歸類為一種疾病。這不只是名義之爭;在這樣的定位下,許多同性戀在尋求憂鬱症等心理治療時,可能因醫生將病症歸因於性向而無法獲得適切治療,或甚至被迫接受矯正性向的其他療法。

當時,斯皮策個人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疾病,但仍在1973年組織了一個辯論會。在一個同性戀精神學家的私下聚會中,斯皮策認為他獲得了足夠說服自己的證據,最後他成為同性戀除病化的最主力發聲者。

「樂於作為同性戀」者何病之有

斯皮策面對同性戀的理路與其他精神病症是相同的。他主張,病理上的疾病認知必須與主觀上的痛苦,或社交上的失能有關。也就是說,斯皮策的重點在於,作為一名同性戀者是否帶來可以估測的負面情緒。如果同性戀接受且高興作為一名同性戀者,就沒有疾病的疑慮。

於1974年出版的DSM第2版第7刷中,同性戀不再被列為精神疾病。但「自我矛盾型同性戀」(ego-dystonic homosexuality, 不願作為同性戀的同性戀者)仍在其中。

同志平權倡議者立刻認知到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變革,而斯皮策在此議題上的處理途徑,也將他推上DSM第3版的編輯領袖。一名紐約的同性戀精神分析師卓雪(Jack Drescher)認為,「今日同性婚姻可獲得認同,部分原因要感謝斯皮策。」

發表同性戀受「治癒」的論文招來抨擊

斯皮策挑戰既有體系的欲望,與他具抗逆性的姿態,也為他帶來諸多爭議。他反對繼續使用「神經官能症」(neurosis)這個詞,惹怒傳統的佛洛伊德派學者。他試圖將經前症侯群納入精神疾病範圍,也招來女性主義者的批評。

其中特別顯著的一次衝突,來自他200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宣稱許多同性戀在接受治療後,性取向有很大的改變。這篇訪問200人而成的論文來自1999年時,斯皮策在研討會上遇見一群「前」同性戀倡議者,他答應會研究這個「治好」他們性向的療法。

這篇文章受到強烈抨擊,雖然斯皮策認為自己只是希望促進相關討論。但這起事件為他帶來了傷害,尤其是在他發現自己的研究被反同人士作為宣揚的材料。2012年,斯皮策在同一本期刊上發表公開信,表示「我相信我虧欠同性戀族群一個道歉」。他也表示,這是他職涯中唯一後悔的部分。

斯皮策在罹患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不久後退休,2015年自紐澤西移居西雅圖。妻子珍奈特表示斯皮策死於心臟疾病。他一生有過3段婚姻,身後留有5個孩子與4個孫兒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