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馬英九比不得蔣介石,翁啟惠差胡適之遠矣

2015-12-17 09:10

? 人氣

總統馬英九16日下午赴「國家生技園區」視察,花10分鐘痛批中研院重大工程延誤。(仇佩芬攝)

總統馬英九16日下午赴「國家生技園區」視察,花10分鐘痛批中研院重大工程延誤。(仇佩芬攝)

為了「國家生技園區」未能如期完工,馬英九總統視察時公開表達「震驚與失望」。為此,「削」了中研院十分鐘,還當著中研院長翁啟惠的面說,「希望翁院長能確實督導,和施工單位把事情弄清楚,絕對不能再延後了。」中研院自一九二八年創院以來,翁啟惠成了第一位挨總統刮的院長,其情其景委實難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胡適要「毀黨」, 蔣介石以「共匪」比之

翁啟惠不是第一個被總統罵的院長,史上第一位被痛罵的院長是胡適,不過,罵他的蔣介石即使被胡適氣到夜不能寐,也從未敢公開對胡適置一惡詞,只敢吞了安眠藥在日記裡一鞭一鞭抽,最有名的一次,當屬一九五八年四月,胡適就任院長,蔣介石在胡就職典禮上致詞盛讚胡適道德文章,期勉中研院「應」擔負起復興民族文化之艱钜任務。胡適不但不領情,隨後上臺還兩度指陳蔣介石( 誇獎他的話)「是錯誤的」,並強調中研院應該「為學術而學術」。氣到蔣介石當晚睡不著覺,在日記上如此紀錄:

「今天實為我平生所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橫逆之來。第一次乃是民國十五年冬、十六年初在武漢受鮑爾廷宴會中之侮辱。而今天在中央研究院聽胡適就職典禮中之答拜的侮辱,亦可說是求全之毀,我不知其人之狂妄荒謬至此,真是一狂人。今後又增我一次交友不易之經驗。而我輕交過譽,待人過厚,反為人所輕侮,應切戒之。…」

對胡適自大陸時期就標榜自由人權憲法,蔣介石早有不滿,胡適在上海為新月出版《人權論集》,區區千言不過重點在「上帝我們尚且可以批評,何況國民黨與孫中山」,這本小冊子就被禁了,且傳聞紛云指國民黨上海市黨部決定「擒賊先擒王」,要以嚴峻手段整治胡適,胡看看苗頭不對,立刻辭別上海重返北平「整理國故」去了。

遷台後,迎回胡適主持中研院,蔣介石與胡適的緊張關係也未嘗稍解,蔣介石在日記中,對「政客以學者身份向政府投機要脅」耿耿於懷,在胡適與蔣經國見面後,聽聞蔣經國轉述他們的談話,蔣介石如此批評:

「以今日一般政客如胡適等無道義,無人格,只賣其『自由』『民主』的假名,以提高其地位,期達其私欲,對國家前途與事實概置不顧,令人悲歎……經兒婉報胡適與其談話經過,乃知其不僅狂妄,而且是愚劣成性,竟勸我要『毀黨救國』,此與共匪之目的如出一轍,不知其對我黨之仇恨甚於共匪之對我也。可恥。」(蔣介石日記,1958年5月30日)

蔣介石對胡適惡之痛之竟比之為「共匪」,在那個年代,可能一念成災,但終究蔣介石公開還是得裝出一個敬重學者的姿態,從未公開羞辱之。從這個角度看,馬英九真是太不給中研院面子了。

一生抱負竟延宕,翁啟惠責任難推

但是,胡適私下被罵是為了自由民主,還要蔣介石「毀黨」,翁啟惠挨罵卻是為了工程沒完工,檔次不可以道里計。中研院挨罵有沒有道理呢?「國家生技園區」是馬政府的重大產業政策,卻非始自馬政府,事實上,這個計畫始自二00一年扁政府執政時期,翁啟惠返台接掌中研院,很大部份就是為了這個園區,質言之,有這個園區翁才有回台的誘因,這個園區理應是翁啟惠一生抱負的結論。

然而,兩任總統一致支持,十四年卻搞不定一個園區,誰該負責?馬英九雖然說「我們都有責任」,但是,這個計畫項目既不在經濟部、科技部、衛福部下,就是在中研院預算項目之下,總不成中研院的計畫還要行政院插手監工?何況中研除了院長還有三位副院長和總務辦事處,行政配備不可謂不周全,要把責任往外推確乎不容易。

扁政府不提,僅僅就馬政府第一任,先是有環保團體以濕地之名抗爭,還鬧出作家張曉風下跪事件,好大風波過後才搞清楚濕地在西北邊,園區在東北邊,相差兩公里,軍方作梗不言可喻;曾經一度時任行政院長的吳敦義甚至有意協調換地算了,還讓林中森帶著找林口的地;好不容易國防部同意遷出,涉及彈藥庫週邊要有緩衝區,還有民間私地徵收問題,徵收土地高達十幾億預算,翁啟惠完全沒輒,三年前馬英九親自協調,讓行政院編出預算完成徵收,可以說,從最早的環保抗爭到後來的預算編列,馬英九親力親為,就是為了能在他卸任前的明年四月完工,沒想到,不但工程要延後一年,甚至中研院大氣不吭,這樣一個大計畫一拖就要到後年。

兩任總統十四年搞不定,一葉知秋

眼看著政績拱手讓人,馬英九訓完中研院也未必能解氣,大概要和蔣介石一樣夜不能寐了。至於翁啟惠一肚子憋屈大概也無處可發,誰叫他是中研院長,還是這個計畫的關鍵角色,責無可推,麻煩的是,馬英九罵完人還有結論:要翁啟惠盯得緊催得牢,「全力以赴,要求趕工,不能降低品質,一定要如期完工。」園區不是組合屋,要在五個月內「如期完工」豈非天方夜譚?

不擅與人硬槓的翁啟惠,還能怎麼辦?園區那麼大,建物不只一個,雪山隧道「通車典禮」都能辦六次,這個園區既是「鑽石行動」,大概也省不得多辦兩次完工典禮。好笑嗎?難堪嗎?這就是台灣重大工程與政府治理(當然包括中研院)失能的典範代表作之一,留為殷鑑,未來很難講會不會再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