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喬時評:青年沒錢造夢 老弱租屋歧視,蔡朱的公宅怎解?

2015-12-14 10:54

? 人氣

失敗的住宅政策、缺乏的公共住宅,讓年輕人難造夢、老弱在租屋上被排斥。(呂紹煒攝)

失敗的住宅政策、缺乏的公共住宅,讓年輕人難造夢、老弱在租屋上被排斥。(呂紹煒攝)

居住問題幾乎可以說是僅次於吃飽、穿暖之外的另一重大需求,是基本人權,可惜的是,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被政府鄭重地「當個事」來處理。都市,讓少數投資炒房的人輕易地影響多數人的生活品質,甚至生計,政府沒理由袖手旁觀,然而,要怎麼解決、方法如何,卻是公共政策中相當細緻的學問,年輕人的為難、老弱殘的困頓持續存在,透過選舉後的行政資源大調整,望新政府能真正多關注到台灣嚴峻的居住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少數炒房影響多數生計:「為什麼讓我們承受?」

高房價不是年輕人的錯,卻要因著這個層層交錯的複雜結構性問題,與政府長期作為不夠,落得個人遭殃的果,「為什麼讓我們承受?」很容易就從一位城市年輕人口中說出。年輕人確實沒有必要為了高房價受苦、更沒有理由被要求吞下部分人惡性炒房帶來的苦果,但這個現實卻持續存在,且不斷惡化,居住始終是剛性需求,且無可回避,城市中渺小的個人就只能窩居、節衣縮食、蹲著等到老了以後,手頭自然會有存款,「老」竟成了指日可待擺脫生活困頓的救星,只能說:「這,距離居住正義,實在太太遙遠!」

社會氛圍及環繞的眼光告訴我們,沒有房的人是自己不努力,一如很多人認為「月光族」是墮落與魯蛇的象徵,然而,社會財富分配結構的惡化、物價高漲、制度不佳等多重因素,早已讓「沒有房」與「月光」意涵,都不再是過去那層意義,而是這個時代下某些人的不得不然。沒有哪一代特別草莓,只要市場上的致富誘因、努力誘因都還存在,有誰會刻意墮落?誰又不想要有房了?定是大環境出了問題,才讓這樣的「不得不然」持續地存在。

高房價讓年輕人做不起夢 人才也成了「不動」產

都會中的房價高,吸收了我們太多的資源,讓年輕人住不起、不能做夢、做不起夢,就算有夢也沒錢實踐而遭扼殺,是什麼樣的租屋環境這麼不健康?換個角度言,人才被房子綁住,也成了「不動」產,即便有調往他處陞遷的機會,也很有可能為了房子放棄,套上永勝資產科技公司總經理徐銘達做的巧妙比喻,價值3億的豪宅只能養幾個瑪麗亞與保全,但3億也可以籌建一家上市櫃公司,僱用員工至少100人,相當於照顧到100個背後的家庭,該怎麼用這3億,明眼人都能明白,但我們的社會資源卻異常地往前者傾斜,資源錯置地相當明瞭。

年輕人的居住問題,應該更多地透過租屋市場來解決,這便涉及政府有沒有魄力著手都市更新、租屋市場健全、租屋黑市檯面化、頂加違建排除等等治本方式解決,年輕人的居住問題不該都透過提供公宅來解決,或者更精確地說,在公宅總量還不夠的時候,年輕人不該是公宅的首要照顧族群,「老弱殘」才是!

「老弱殘」才是真正租屋弱勢 政府別再錯置資源

「老弱殘」受到的租屋歧視是相當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只要你沒有房,一到老年就必然受歧視,這是再明確不過的「市場失靈」現象。居住本是基本人權,但對老弱殘來說,卻是聞之而色變的人生經歷,加倍的租金也難排除老弱殘的租屋困境,因為他們是高危險房客,房屋價值受損的機率自然比年輕人高得多。

在我製作專題時接觸到的老弱殘租屋個案中,他們多半伴隨「多重」弱勢,像是同時有多重疾病、殘障、低收入等負擔,除非是慈善家,否則難有房東願意租給他們,要不然便是無障礙空間難尋,因此租不到屋而流落街頭者,短時間內就能聽到好幾例,而社會機制不足以讓他們脫離貧困,形成居住不正義下的弱者恆弱與社會不公。這些都是真實發生在台北市的情形,他們才應是公宅優先照顧的族群,柯文哲不能不管,新任總統也責無旁貸。

如今面臨總統大選,正是權力結構、資源分配大重整的時候,所幸各黨候選人均推出公宅相關政見,不論當中的可行性有多大、執行的問題有多少,至少候選人們把它「當回事」來處理,政府必然面對多方的批評,務必要設定好政策價值,別在當中搖擺,或誰都想討好,否則,輕者價值混亂,重者政策效果互相抵消、衝突,屆時,什麼也沒解決、什麼也做不到。

既然候選人在政策大方向上有心,政策細節都有滾動修正的機會,選民們應更多地履行義務:關心政見、緊盯政見、監督施政,免流於口水,因為我們都希望,當自己不幸淪為社會底層的人時,社會機制能有效地看見我們、扶我們一把。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彥喬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