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應自我節制,但政治人物未必」桑思汀讚歐巴馬大膽改革

2015-12-10 19:38

? 人氣

哈佛法學院教授凱斯.桑思汀(Cass R.Sunstein)談起他最廣為人知的「司法最小主義」,細膩而謹慎的談吐讓人印象深刻。(陳明仁攝)

哈佛法學院教授凱斯.桑思汀(Cass R.Sunstein)談起他最廣為人知的「司法最小主義」,細膩而謹慎的談吐讓人印象深刻。(陳明仁攝)

近年來,每當國內發生重大爭議,台灣社會往往將釋憲視為終極手段,但信奉「司法最小主義」(judicial minimalism)的重量級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凱斯.桑思汀(Cass Sunstein)卻主張大法官應自我節制,理由是司法做得少一點,就能留給民主更多空間,不過即使如此,他也不排斥大法官偶爾當一次英雄;而換到政治人物,「最小主義」則未必適用,桑思汀以美國總統歐巴馬為例指出,對於一個大膽採取進步作法的領導人來說,只要他願意傾聽別人的意見,「最大主義」也不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美國法學界享有盛名、同時也是歐巴馬政府智囊的桑思汀於12月9日至12日來台訪問,除了在中央研究院與台灣大學等地舉行講座之外,他的中文版著作《剪裁歧見:訂作民主社會的共識》(Conspiracy Theories and Other Dangerous Ideas)也在台出版。《風傳媒》在桑思汀來台的首日上午對他進行專訪,儘管訪談時間不長,但桑思汀細膩而謹慎的思考風格與談吐,依舊讓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20151209-人物專訪.美國學者凱斯.桑思汀 Cass R.Sunstein(陳明仁攝)
桑思汀遠道來台,歷經長途飛行卻依舊神采奕奕。(陳明仁攝)

雖然才剛抵達台灣沒有幾個小時,當桑思汀在約定時間走進福華飯店的小會議室時,依舊神采奕奕地與記者握手寒暄,絲毫看不出長途飛行的疲態。當記者詢問訪談內容是否方便錄音時,這位歐巴馬政府的前「管制沙皇」則是簡單俐落地回應:「Yes, thank you.」而且附帶問了一句:「XieXie means thank you? XieXie, I don't mind.」(「謝謝」是「thank you」的意思嗎?謝謝,我不介意。)現場稍嫌生澀的氣氛頓時輕鬆起來,在笑聲中開始了對桑思汀教授的專訪。

學而優則仕 曾入白宮輔佐歐巴馬

桑思汀是一位極為多產的法學教授,在長達30餘年的學術生涯中,出版了包括超過30本專書、200篇以上的期刊論文,主題包括言論自由、審議民主理論、環境管制、網路資訊自由到動物權、社會權、行為主義經濟學。美國法學界在2007年引用次數最高的學者就是桑思汀,而且與次高的著名法律哲學家德沃金(Ronald Dworkin)相比,引用次數竟多出一倍,其影響力與重要性可見一斑。今年61歲的桑思汀曾在2009至2012年擔任白宮預算管理局的資訊及管制事務辦公室主任(Administrator of the Office of Information and Regulatory Affairs),以成本效益分析統整歐巴馬政府的所有法規,這也是他被冠上「管制沙皇」(regulatory czar)渾號的原因。儘管他本人並不喜歡、也不同意這個稱呼。

桑思汀著作等身,光是亞馬遜可以查詢到的專書(期刊論文不計)就有44本。
桑思汀著作等身,不計期刊論文,光是亞馬遜可以查詢到的專書就有44個搜尋結果。

除了知名的「司法最小主義」(judicial minimalism)憲法解釋理論,「不完全理論化合意」(incompletely theorized aggrements)的具體實踐進路之外,曾執教芝加哥大學的桑思汀也深受芝大著名的法律經濟學影響,除強調成本效益分析的重要,並且與經濟學家塞勒(Richard Thaler)共同提出「推力」(nudge)理論。至於他對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與「公民共和主義」(civic republicanism)的重視,對資訊傳播與政治信念形成的細膩分析,都可看出桑思汀並非執著於法律解釋與法院判決的傳統法律學者,其學術觸角更遍及政治哲學、行為經濟學、心理學、公共政策、風險理論等領域。

《司法極簡主義》英文版封面。
《司法極簡主義》英文版封面。

桑思汀在法學界最為人所熟知的一項理論,可能就是「司法最小主義」。這個想法最扼要的介紹,可能就是他談「最小主義」專書的書名《一次一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司法最小主義》(One Case at a Time: Judicial Minimalism on the Supreme Court,中文版書名為《司法極簡主義》)。桑思汀認為大法官在解釋憲法時,最好聚焦在手頭上的具體個案,盡量不要去碰觸最根本的深層議題,不要試圖做出具有廣泛影響的判決。因為處理的議題越根本、或者涉及的範圍越廣,可能在社會上越不容易達成共識,這也會影響到判決的穩定性。而在面對越嚴重的意見分歧時,能夠具體處理手邊問題的「最小主義」,被桑思汀認為是值得被大法官採取的最佳方案。

盛讚小羅斯福的「第二權利清單」

桑思汀曾提及,包括政治人物與法官可能都會信奉「最小主義」。但他同時又高度推崇美國總統小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在1944年1月11日的國情諮文,因為他認為這次演講的確如小羅斯福所云,堪稱美國的「第二權利清單」(the Second Bill of Rights),補足了美國憲法本文與增修條文未能提及社會、經濟等相關權利的缺憾。桑思汀認為小羅斯福在演說中已經完整表述了國家的目標與責任:讓人民享有經濟、社會、道德的安全,因為沒有經濟的安全與獨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個人自由。

20151209-人物專訪.美國學者凱斯.桑思汀 Cass R.Sunstein(陳明仁攝)
凱斯・桑思汀不厭其煩的解釋他所信奉的「最小主義」。(陳明仁攝)

由於「最小主義」與小羅斯福國情諮文的精神顯然背道而馳,記者在訪談中詢問桑思汀教授,小羅斯福算是一位「最小主義者」嗎?將這篇演說看成是「第二權利清單」(而非秉持「一次一案」的最小主義精神)的想法,是否能夠與「最小主義」相容?桑思汀教授表示,所謂「最小主義」是針對法官主張的,他不認為「最小主義」對政治家來說是必要的。對法官來說,謹慎、謙遜、不要使用自由平等之類的「大理論」,大多數時候來說是件好事,即使法官們有些時候需要使用「最大主義」(maximalism)來爭取權利。

羅斯福新政並非最小主義

不過對政治家來說就不是這麼一回事。所以當小羅斯福在1932年成為美國總統之後,他提出了充滿企圖心的「新政」(New Deal),這一系列的計畫除了旨在提振經濟成長,也在於幫助民眾,小羅斯福也進一步提出了「第二權利清單」,但這當然不是「最小主義」。小羅斯福是一位小兒麻痺患者,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輪椅上度過。小羅斯福相信,如果你是一位殘疾人士,你需要坐輪椅、或者在視覺、聽覺上有所障礙,你仍應擁有一個體面的生活,不過這並非「最小主義者」的想法。桑思汀寧願這些因為選舉而擁有民主正當性的政治人物,去扮演一個「最大主義者」(maximalists)。

桑思汀認為,確保每個人都有過著體面生活的機會,在基本的住屋、教育及飲食層面不虞匱乏,對普羅大眾生活品質的照料,對他來說是政府的首要任務。如果在一個社會中,每個人的生活都過得好,其中有些人過得特別超級優渥,那還不算是太糟的社會。比起來,社會底層的人連小孩都難以照料、沒有地方住、沒有健康保障,那會是比較糟糕的情況。而不同社會階級間具有不信任感並非社會理想狀態,如果人們可以信任政府,那是好事,如果社會間每個人可以彼此信任,也是好事。政府有責任去贏得人民的信任,其中一個途徑是提振經濟,給予人民安全、健康、具有保障的生活。

最大主義不壞 「只要領導人願意傾聽」

桑思汀話鋒一轉,談起他曾為美國總統歐巴馬工作的經歷,他直言歐巴馬的許多施政都不是「最小主義者」的做法。桑思汀說:「我們進行了健保改革、金融管制改革,實施了許多減少溫室氣體與空氣污染的措施。對於一個願意大膽前進的總統來說,這(「最大主義」)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只要他願意傾聽別人的意見,而且不是受限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桑思汀在提到這些改革措施時,不時輕輕地揮拳加強表達的力道,展示出他主張在憲法解釋上謹小慎微,或者說盡量保持「窄淺」的另一面。

當記者向桑思汀確認,所以「最小主義」是一項針對司法系統的主張,對政治家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的哲學?桑思汀隨即指正:「最小主義(對政治家來說)可以是一個好的想法,但並不總是如此。」當記者追問,那「最小主義」在什麼情況下對政治家來說會是一個好的想法呢?桑思汀認為,如果政治家並不確定正確的方向為何,或是國民的意見極端地針鋒相對,此時「最小主義」(對政治家來說)就是一個好的想法。

談同性婚姻案 「法院做的很好」

桑思汀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今年判定同性婚姻合法化為例,他說美國在2008年還沒有準備好要接受同性婚姻,如果美國總統在2008年或是2005年高呼同性婚姻合法,這背離了美國許多人的想法。但在2013、2014、2015年之後,整個國家基本上已經可以接受這樣的想法了,這相當程度取決於國家當時的情況。

美國全國同性婚姻合法化,白宮也化身為「彩虹宮」(美聯社)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今年6月判決全國同性婚姻合法化,白宮也隨即化身為「彩虹宮」。(美聯社)

桑思汀還提到美國醫療改革,他強調美國從1940年代就想要實施健保法案,努力了70年才走到全民健保這一步,美國人民不應該無法享有健康保險。他說這不是「最小主義」的傳統,也不僅是歐巴馬總統在2008年大選政見的成果,而是經過一段漫長的爭取歷程。對於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難題,應該由聯邦最高法院來解決、亦或是應該由國會來處理比較妥當?桑思汀說,在聯邦最高法院與民主程序之間,他確實比較偏好讓國會來處理這個問題。

20151209-人物專訪.美國學者凱斯.桑思汀 Cass R.Sunstein(陳明仁攝)
凱斯・桑思汀暢談他曾為美國總統歐巴馬工作的經歷。(陳明仁攝)

但另一方面,當這個問題是由聯邦最高法院來處理時,桑思汀也認為大法官們不該背離大部分美國民眾的想法。不過桑思汀也促狹地說:「這個問題最後是由法院來處理,我總不能說『我很難過』,我也認為他們做了一件正確的事。但我確實比較偏好讓民主程序來處理這個問題。」由於美國的民主程序確實無力解決同性婚姻的問題,記者詢問桑思汀「美國的政治體制是否出了問題?」桑思汀承認美國的國會確實運作的並不理想,比方說美國國會傾向不同意移民改革法案與氣候變遷法案,「這一點對我們的國家來說不是件好事」。

桑思汀今年10月在美出版的新書《Constitutional Personae: Heroes, Soldiers, Minimalists, and Mutes》書影。
桑思汀今年10月出版的新書《Constitutional Personae: Heroes, Soldiers, Minimalists, and Mutes》書影。

在桑思汀來台前不久才剛剛在台出版的《剪裁歧見:訂作民主社會的共識》中文版,其實英文版早在去年3月就在美上市。他真正剛剛在美出版的新書其實是《憲政人格:英雄、士兵、最小主義者、沉默者》(暫譯,英文書名為Constitutional Personae: Heroes, Soldiers, Minimalists, and Mutes)。桑思汀在這本書中將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區分為英雄、士兵、最小主義者、沉默者四種人格類型。美國聯邦法院的大法官們在今年的同性婚姻案(Obergefell v. Hodges)中,看起來確實像是扮了一回英雄,桑思汀也表示他們做的是「正確的判決」,但這位「最小主義」的擁護者是否希望大法官在本案扮演其他的憲政人格呢?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9位大法官合影。(維基百科)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9位大法官:後排(從左至右):索托馬約爾、布萊爾、阿利托和卡根,前排(從左至右):湯瑪斯、斯卡利亞、首席大法官羅伯茲、甘迺迪和金斯伯格。(取自維基百科)

針對這個問題,桑思汀表示他確實希望法官是「最小主義者」。而在性別歧視的議題上,聯邦最高法院多年來也確實如此。衡諸過去幾十年的最高法院判決,你不能因為人們是同性戀把他們丟進監牢,也不能在法律上對同性戀者有所歧視,桑思汀認為這些都是最小主義的做法。不過他也強調,最小主義者本身有一個危險的矛盾:「如果你是最小主義者,你永遠都該是一個最小主義者。」桑思汀認為,這並非最小主義的真正立場。桑斯汀說:「我們不想把最小主義變成一種『宗教』,最小主義是一種態度、一種假設,而不是一種教條。」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維基百科)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取自維基百科)

盛讚偶一為之的英雄法官

桑思汀將那些做出劃時代判決的大法官稱為「偶一為之的英雄主義」(occasional heroism),他說雖然他還是偏好讓民主機制來解決同性婚姻的難題,但是美國過去顯然沒有解決這個難題的環境,各方立場也依舊分歧。桑思汀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過去幾十年中作出的著名判決為例,反過來對那些「非最小主義」的傑出判決給予盛讚。他在訪談的最後階段說:「所以當我們的最高法院在1954年說,美國今後不可以再實施種族隔離,那不是一個最小主義者的判決,法院做的很好(good for the court)。我們的最高法院在1960年代晚期對言論自由的保障變得更為強勢,法院做的很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