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選摘(3):不平等就是如此體現的

2015-12-04 04:50

? 人氣

以這樣的嚴格計算方式,就不難接受全球有十五億超重的人口;肥胖人口則佔其中的三分之一:五億人。這些數據造成了一個很值得注目的現象:世界是如此的扭曲,居然讓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的,飢餓和胖子的人數差不多。且,不論是默許或明示,一些人缺乏的食物被另一些人拿走了:胖子吃著飢餓的人沒得吃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聽來像是對幾乎所有事情一種還不賴的解釋,但就像幾乎所有的事情一樣,這不是真的。

「他們說我們需要吃健康的。誰哪有錢去買健康的食物?要有錢才買得起那些蔬菜和水果……」

「那您喜歡吃那些蔬果?」

「說真的嗎?要說真的嗎?」

「好吧,既然我們都在……」

「說真的我不喜歡。我知道該要吃那些其他的,可我也知道沒辦法,錢不夠買。你們也可以跟我說這些對我不好,但我喜歡。我的人生有夠多的苦楚了,還要再一天到晚想我該要吃什麼的,甚至連安穩的吃我喜歡的都不行。」

「那您不擔心孩子?」

「我的孩子已經夠大了,他們能夠開始自己找吃的。我沒辦法再有什麼影響力了。」

「您的孩子身材瘦嗎?」

瑪瑞絲卡用一種嫌惡和怨恨的眼神看我,然後微笑。

這不是真的:肥胖是富有國家的飢餓。在不太貧窮也不太富有的國家裡,肥胖的人是營養不當的人,是最貧窮的人。在這些國家裡營養不當是由欠缺變為過多,由食物的欠缺轉為垃圾食物的過剩。那些貧窮國家裡營養不良的窮人是在於吃得少,無法發展他們的身軀和腦力;那些富有國家的窮人是在於吃太多廉價垃圾食品(油脂、糖分、鹽分)而發展出了不成比例的身軀。

這不是飢餓的反面:這與飢餓成雙成對。

不平等就是如此體現的。

*本文選自時報出版的《飢餓:從孟買到芝加哥,全球糧食體系崩壞的現場紀實》一書。這是個食物資源最豐富,卻最飢餓的年代,這本書是有關失控的糧食分配正義第一手紀實,作者馬丁‧卡巴洛斯(Martín Caparrós)1957年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於法國巴黎取得歷史碩士學位,曾旅居馬德里和紐約,曾榮獲星球文學獎(Premio Planeta)、艾拉德小說文學獎(Herralde de Novela)、西班牙皇家國際新聞獎 (Internacional de Periodismo Rey de España)、古根漢基金獎(Guggenheim Fellowship)。

飢餓書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