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選摘(1):緣起-每5秒就一個孩子餓死的世界

2015-12-02 04:30

? 人氣

沉默的面貌還真多樣

這本書遇到許多困難。如何敘述一個遙遠的世界,一個「他方」的故事?身為讀者,您很可能認識一位因癌症過世,遭遇嚴重的打擊,失去愛人、工作、自尊的人;您幾乎不太可能認識一位每天與飢餓共存,受飢餓威脅而死亡的人。難以計數的人是離我們如此的遙遠:是我們不知如何,也不願意有所想像的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何敘述這麼多的悲慘而不陷入悲嘆的惆悵裡,不去濫用他人悲痛的淚滴?或許,該先討論的是:為何要敘述這些悲慘?很多時候,對悲慘的描述就是在利用它的一種方式。許多不要臉的人對他人的悲慘很感興趣,想說服大眾事情沒有想像的那麼糟,或是,很單純地,讓那痛苦搔到癢處罷了。他人的悲慘──那份悲痛只是用來販賣、隱藏,用來混淆視聽的,舉例來說,假設個人的命運僅是個人的問題。

又如何抗拒對文字的疏離?「千萬人飽受飢餓」這句話該有其意義,可促成且引發一些反應啊!可是總體說來,文字已失去它的作用。或許,復甦文字該有的意義,會引發反應吧。

這本書的存在就是一場失敗,因為所有的書都是如此。但最根本的問題在於,探索人類最徹底的敗績本身就是一種失敗。而顯然地,這一切只能顯示我自身的不可能,懷疑和無能。即使如此,我並沒有愧疚:我該多了解歷史,思考更多的提問,深入更多的議題。不過有時失敗是值得的。

屢敗屢戰,愈挫愈勇

前任聯合國糧食權利問題特別調查員齊格勒(Jean Ziegler),在最新著作《大規模毀滅:飢荒的地緣政治》(Destruction massive: Géopolitique de la faim) 中寫道:「每一年,幾千萬個男男女女和小孩因飢餓被抹滅掉的事實,是我們這個世紀的恥辱。每五秒鐘,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因飢餓而死;這居然發生在一個資源過剩的地球上。事實上,以當今全球的農業產值而言,其產量能夠讓一百二十億的人口吃飽,相當於目前人口總數的兩倍。因此,這不是宿命:一個因飢餓死亡的孩子是個被謀殺的孩子。」

成千上萬次的失敗。因飢餓或其相關原因,全世界每天不斷死去的,在這個地球上就有兩萬五千個人。如果您,親愛的讀者,願意看這本書,如果您有興趣,且可能花了八個小時看這本書,在這段時間當中將有八千個人因飢餓而死亡;八千人可真多啊。如果您不願看完這本書,這些人一樣會因此而死,不過您橫豎不會知道真相。也就是說,很可能您寧願不去看這本書,我或許也會選擇這麼做。這樣最好了,我不需要知道他們是誰,如何且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

(不過您已花了半分鐘讀這一小段落;該知道在這期間,這世上只有八到十個人因飢餓而死,您可以放鬆呼口氣了。)

假若,您終於決定不讀這本書,或許以下這問題將在您的腦海翻覆著。在這本書裡,數不清的問題中,有一個拔得了頭籌:

「既然知道了這世界的真相,我們天殺的如何能不秉持良心,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地繼續生活?」

*本文選自時報出版的《飢餓:從孟買到芝加哥,全球糧食體系崩壞的現場紀實》一書。這是個食物資源最豐富,卻最飢餓的年代,這本書是有關失控的糧食分配正義第一手紀實,作者馬丁‧卡巴洛斯(Martín Caparrós)1957年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於法國巴黎取得歷史碩士學位,曾旅居馬德里和紐約,曾榮獲星球文學獎(Premio Planeta)、艾拉德小說文學獎(Herralde de Novela)、西班牙皇家國際新聞獎 (Internacional de Periodismo Rey de España)、古根漢基金獎(Guggenheim Fellowship)。

飢餓書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