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什麼是真實的歷史?──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

2015-11-25 06:10

? 人氣

從「事實」到「歷史」,其實經過書寫者的選擇,今日所見的歷史不過是「曾經發生的事」之一部分。再者,歷史雖然包羅萬象,提供廣闊無垠的園地,但今天我們記住的「歷史」往往只是前者的一部分。作者為了分疏這些概念之間的關係,前面幾章從學理到實踐,列舉了不少重要學者,以及生活可見的案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簡單地說,本書指出近代歷史學的發展,透過「類比法」(analogy)累積了豐富的成果。但是,在這個定義「相似」、「差異」的過程中,研究者其實也建構了一個我們所熟悉的知識體系,而這樣的知識體系,同時合理化我們原本擁有的知識,以及社會。譬如作者提到語言學者以詞彙、語法的相似與否,建立「語系」、「語言」、「語支」等一層層有親疏知別的語言體系。考古學者則透過器物型態(morphology)、層位學(stratigraphy),依照考古資料間的相似與相異,建立起各種考古文化、類型的特色,在這個尋找「相似性」的過程中,人們常陷入「社會文化迷障」。

換句話說,知識體系的核心穩居核心,至於邊緣則永遠是邊緣。我們定義、尋找何者是「相似的」、「相關的」、「合理的」,以此建構一個我們所熟悉的知識體系。同時,這個知識體系又合理化我們對現實的認知。

例如在 1930-40年代,史語所的民族學者在中國西南、南方的邊疆蒐集大量的「民族文物」。這些學者所收集的,大部分是「漁獵工具」,包含獵刀、山羊網、弓箭、陷阱。雖然當地百姓實以「農業」為生,不過受到進化論觀念的影響,人類由漁獵、游牧到農耕的概念,導致民族學者傾向收集漁獵工具。這些陳列在博物館中,也強化了觀看者心目中的「邊疆」:他們是落後的、他們驗證了我們從漁獵到農耕的文化進程。

當然,人們之所以會忽略、遺忘這些細節,繼續支持這個原有的知識體系,仰賴的不只是學院裡的研究者,更值得注意的是本書提及的「典範歷史」。作者強調,當代最能代表典範歷史者,莫過於由國家編審出版的教科書。透過這些讀本的傳播,閱聽者自然而然地接受一種主流的歷史詮釋,無形之中成為支持社會結構的一份子。以美國史來說,歐洲移民乘五月花號(Mayflowers)來到美洲,此一事件與其他歐洲移民來到美洲共同被認為是重要的歷史,這些歐洲移民建立憲法與國家,「征服」了印地安人,後來又有不同的移民來到美國。這樣的歷史敘事,安排了「美國人」的核心與邊緣,歐洲移民、印地安人、後來的移民。

王明珂指出,我們所看到的世界與認同的價值,實際上與當代社會關係密切。例如沿著「典範歷史」的脈絡思考,教科書呈現的畫面,區隔了漢人與其他族群,分別了不同群體的歷史,而這裡頭總有一個「核心」,大家圍著她旋轉。因此,如果受到「典範」的影響,閱聽者容易接受一套價值觀,以此品評所見所聞,我們甚至透過這些「實踐」重新加強了這套典範。例如,新聞播報了「工人會拉小提琴」的報導,將此視為「特殊的」值得上電視,而工人也一臉「靦腆」、甚或不好意思地演奏。這整件事本身就傳達了社會對於「工人應有的行為」、「拉奏小提琴的身分」兩者的定見;倘若閱聽者不加反思,照單全收,實際上是躋身進入整個循環之中:「認為工人拉小提琴很怪」暗示著懂得小提琴的人應有與之相符的社會身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