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論》是一把開啟台灣民主的鑰匙:《我的黨外青春》選摘(3)

2015-11-26 05:20

? 人氣

《臺灣政論》是一份立場超然的民間刊物,它雖無任何黨派色彩,但卻可以包容各種黨派的意見,只要有益於國計民生,只要能促進大眾的安和樂利,不同的意見都可以在這裡充分的提出來討論,我們誠心地闢出這一塊園地,希望我們這種開朗的胸襟能博得朝野各階層人士熱誠的參與和支持,共同為我們的處境,為我們的將來,用我們的心血來灌溉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臺灣政論》更宣稱要繼承《自由中國》、《時與潮》、《文星》及《大學》等雜誌批評當道、爭取自由與民主的傳統,「在批判官僚制度的行徑上、在閉鎖的環境中所造成的諸種不合理的事項」,發揮「掃除髒亂」的功能。

《臺灣政論》每期封面都有一把象徵自由的火炬和一支代表廣播的麥克風,即是表示搭起「民間輿論發言台」,對外傳播「爭取自由與民主」的言論。第二至第四期封底印上「台灣—你愛我愛大家都愛政論—你論我論大家都論」標語;第五期封底則印上「民主‧自由‧人權永遠放出光芒!」充分展示出「民主」、「自由」與「台灣問題」是《臺灣政論》言論的重心和主要方向。

它的每期文章大致分文「專論」、「放眼看世界」、「政情評述」、「大眾心聲」、「人物介紹」、「草野閒話」、「讀者論壇」等欄目,關心的層面很廣泛。已故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在〈美麗島事件與台灣民主運動的轉折〉一文中指出了《臺灣政論》的言論大致有六個面向:一、開始思索台灣未來;二、批判大中國意識;三、批判一黨獨大,主張政黨政治;四、主張新聞自由;五、選舉言論可以批判國策;六、主張解除戒嚴。

台大政治系呂亞力教授在〈台灣的反對黨:民進黨的發展〉一文中,對《臺灣政論》有過如下的評論:

《臺灣政論》文章的品質一般都相當高,故該刊的發行不僅給予反對黨影響新興中產階級有效的工具,而且使社會大眾相信其為一個值得信任的負責團體。此外,該刊把政治體系與政策作深刻的檢視,並按民主價值作批評,此使得執政當局承受相當的壓力。

國民黨深知媒體的力量,因而積極管制,將報紙數量控制在三十一家自己人手中,並且透過黨政力量的運作,以正式(法令)或非正式(勸說)的各種手段,來操控各種媒體,壟斷傳播資源。對於黨外雜誌,常透過要求登記、審查、扣押、沒收、勒令停刊、盯住印刷廠、巡查書報攤銷售據點等手段,設法掌控發行量,令其只能有限度的流通在反對人士與少數讀者之間,而使得異議刊物不致因發行量增加、讀者增多,擴張刊物的影響力,更可因此造成黨外人士在財務上的損失。

《臺灣政論》風起雲湧的影響力,加上結合本土人士集體參與政治的力量及舉動,瀕臨蔣經國所能容忍的極限,更是考驗國民黨的耐心。在十二月發行的「選舉特大號」,同時刊登姚嘉文〈憲法與國策不可以批評嗎〉、陳鼓應〈早日解除戒嚴〉、郭雨新〈被遺忘的社會—人道主義所不能容忍的軍眷問題〉及邱垂亮〈兩種心向—和傅聰、柳教授一夕談〉等極具挑戰性的文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