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布爾的地下少女》被迫「女扮男裝」的阿富汗女孩,第二性徵發育後該何去何從?

2018-12-20 17:30

? 人氣

受父權體制盛行影響,阿富汗當地衍生出讓女兒從小男扮女裝的習俗。(翻攝影片)

受父權體制盛行影響,阿富汗當地衍生出讓女兒從小男扮女裝的習俗。(翻攝影片)

在父權體制盛行的阿富汗,當地女性不但在經濟上要依靠男性,家中沒有誕下男嬰的家庭,甚至會受到社會批判。女兒被視為是家中的「負擔」,兒子則是負責賺錢、繼承家產,撫養日漸衰老的雙親的存在,當地因此衍生出一種女扮男裝的特別習俗、名為「Bacha Posh」。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無法避免的社會習俗」

《NIKKEI STYLE》稱,女性以男性的身分過活,在世界各地並不罕見,這些遭到外在環境逼迫的女性,部分選擇披上戰袍,赴戰場從軍,另一部分則進入修道院,成為神職人員。阿富汗甚至有部分家庭為了讓小孩過更好的生活,從小把女兒當「兒子」養。

以美國為據點的女性團體「Women For Afghan Women」(WAW,致力於阿富汗女性人權活動的女性團體)成員納西姆(Nadia Nasim)認為,當一個社會過於偏重特定性別族群,不顧另一個性別,必定會出現試圖打破窘境的民眾。

納西姆認為,透過從小將女兒當兒子養的撫養方式,「表面上」可以減緩社會對於未生男孩的家庭的抨擊。這種撫養方式在當地被稱為「Bacha Posh」,即女扮男裝。透過「Bacha Posh」,這些女孩不但可以單獨出外採買,也可以到學校接自己的姊妹,只要是一般男生可以做的事情,例如工作、運動等等,這些「女孩」都可以做。甚至有部分民眾認為,只要讓自己的女兒女扮男裝,下一個生的小孩就會是男生。

諾德柏格所著的書籍。(翻攝Amazon)
 諾德柏格所著的書籍。(翻攝Amazon)

究竟這種「女扮男裝」的習俗起源於何時?為何會出現?至今雖然尚未有明確的說法,但將當地的這種特殊習俗帶至世界的,為一名名叫諾德柏格(Jenny Nordberg)的記者。諾德柏格於2014年出版的《喀布爾的地下少女》(The Underground Girls of Kabul,暫譯),介紹了阿富汗當地的女扮男裝習俗,引起西方社會關注。

來自瑞典的攝影師迪亞(Loulou D'aki)在閱讀完諾德柏格撰寫的書後,決定於2017年夏天動身前往阿富汗,拜訪擁有兩種面貌的阿富汗「少女」。透過當地的口譯人員,迪亞拜訪了一家將6名小孩中的2名女兒「女扮男裝」的家庭。這些少女的雙親表示,他們是在生下第3名女兒賽塔拉(Setareh)後,才決定讓她女扮男裝。

遭社會踢皮球的「少女」

過了2年後,這對夫婦生下第4名女兒阿里,再次決定讓她女扮男裝,直到第5個小孩才生下男嬰。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夫婦兩人最後終於成功生下家中唯一的男孩,但賽塔拉、阿里仍維持女扮男裝的生活方式長大成人。目前賽塔拉已經滿16歲、阿里則是14歲。賽塔拉不但仍在從事男性才能從事的足球,甚至還有一名不在意其性別的女友,小倆口十分甜蜜。

賽塔拉的妹妹阿里雖然沒有女友,但據說她至今收到不少來自女生的情書,人氣不下姐姐。而受兩人從小女扮男裝影響,賽塔拉和阿里在家裡時,都不用幫忙母親、姊妹煮飯或泡茶。迪亞說,由於當地重男輕女風氣嚴重,所以每家都想要生男孩,這種情形在低收入戶尤為嚴重。且若有家庭遲遲生不出男孩,往往都會選擇讓女兒「女扮男裝」。

但當小孩到了青春期,女性第二性徵逐漸顯著,要以「男孩」的身分繼續生活便有些困難,有時甚至會在外出時碰到危險,為避免這種情形,部分家庭會選擇在女兒進入青春期時,讓她恢復「女兒身」。但這仍無法避免少女周遭的青少年,以「變性人」、「違反伊斯蘭思想」等話語,對其言語霸凌。在前述的家庭中,除阿里是由父親接送上學外,賽塔拉也曾因遭同學排擠而不去上課。

「即使備受歧視,仍想以男性身分生活」

賽塔拉和阿里的雙親,為改善女兒面臨的窘境,開始叫兩人穿回女生的衣服,當回一個「普通女生」,但姊妹兩人早已習慣男兒身的生活。迪亞指出,女性要在阿富汗生存,真的十分辛苦,除能做的事有限外,是否要以女扮男裝的生活過活,也是由雙親等周邊的人決定,而非出自本意。像賽塔拉和阿里的情況,當雙親決議讓她們女扮男裝,兩人好不容易獲得身為「男生」的自由後,突然又被要求做回女生,姊妹倆根本不願意。

除了賽塔拉和阿里外,迪亞這次走訪阿富汗,還見了許多名「女扮男裝」生活的少女。像是另一名名叫薩拉的少女,是在雙親逝世後,因想自行獨立,才選擇女扮男裝生活。但這並未因此減少周圍男性對其的追求,據說薩拉至今已相繼受到8名男性求婚。周圍的男性僅認為薩拉是「強悍的女性」,未把她當成真正的男性;除前述的少女們外,迪亞還拜訪一名為保護家庭,而讓2名女兒女扮男裝的單親媽媽。

女性團體「Women For Afghan Women」成員納西姆說,為幫助當地女性,該團體於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設置據點,據說每年最少會有2批女扮男裝的女性前來尋求支援。納西姆說,這些女扮男裝的女性,因身分特殊,常受到言語侮辱、霸凌,甚至被社會分割,但因當地男性地位遠高於女性,故許多當事者仍堅持以男性的身分過活。儘管如此,隨年紀增長,受女性性徵、周遭目光等因素影響,仍有不少女性被迫下廚,學習普通女性低下頭,避免與他人目光接觸。

「隨身體逐漸發育,這些女性會漸漸意識到自己無法再繼續扮演『男性』,但就算她們想做回普通的女性,也很少有人會不抱任何有色眼光,將她們當成『普通女性』,甚至有些人會無視她們身為女性的能力、才能或是權利。我認為否定她們身為女性的權利,是對『女性』這個性別的侮辱。」

喜歡這篇文章嗎?

詹如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