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歷史時刻來臨,台灣是進是退?

2015-11-04 12:33

? 人氣

馬英九、習近平合成照(美聯社)

馬英九、習近平合成照(美聯社)

兩岸領導人馬英九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周末(七日)在新加坡會面,無疑的,這將是全球矚目的歷史時刻,從一九九三年辜汪的新加坡會談迄今,這個歷史時刻,一走就是二十二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二十二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不論是台灣或中國都發生劇烈的變化,兩岸關係有緊繃有發展,儘管時而有退,但大的趨勢是向前推進。在這二十二年中,台灣歷經民主開放,且由選民直選出三位總統,儘管在馬習會訊息確認後,總統府與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報告,馬英九總統並願意在馬習會後應邀赴立法院國是報告,但是立法院外依舊抗議聲不斷,甚至主張立法院應提出總統罷免案,在去年太陽花反兩岸黑箱服貿後,馬英九毅然決定赴星與習近平會面,必然承載相當風險。

然而,站在這個歷史時刻的重要關頭,當習近平決定主動邀請在第三地會面,習近平能不拘一格,放棄過去北京當局一再堅持的「國共」身份會面,做為國家領導人,馬英九自當有所承擔;馬、習走出台灣與大陸,站在第三地以「先生」互稱握手的那一刻,馬英九做為國家領導人的身份就是確定的,北京認為這是在「一個中國」前提下的務實安排,我方則是在「各自表述」的立場下表達維持台海和平現狀的堅持。

*馬習會安排比李執政時之兩岸密使光明磊落得多

習近平接任中國國家主席兩年,習近平時代才開始,而馬英九即將卸任,台灣則將面對再一次總統大選乃至政黨三輪替,即使論者不乏認為此次會面是北京意圖干預台灣選舉的再一次表現,但是,歷史不因個人意志而轉移,從選舉逆轉角度看待這次馬習會,是小看了歷史意義。

《紐約時報》認為這次會面有歷史意義,不會有重大突破,卻忽略了兩岸相隔六十六年,首開領導人會面就是重大突破。要知道,一九四五年蔣介石、毛澤東重慶談判,中共尚未建政;此刻馬英九並不兼國民黨主席,馬習會不是國共和談,而是兩岸高峰會,選擇第三地,也避開在中國大陸會面有矮化台灣的可能。

民進黨嚴斥馬習會黑箱作業,但是,相對李登輝執政時期的「兩岸密使」,馬習會光明磊落得多,兩岸密使迄今只能說是坊間解密,當事人卻從未全盤托出;再比諸陳水扁執政時期,出示來自對岸「有力人士」的紙條,表達自己就職演說傳達的兩岸善意,馬習會的安排更是堂堂正正得多,所有的安排均非密使所為,而是透過兩岸兩會之「夏張會」磋商,七日出訪,四日向立法院報告,五日舉行國際記者會,會後且赴立法院做國是報告,立法院自可站穩民意立場,理性監督,不簽協議不發聯合聲明,馬英九卻迴避不了必須將會面過程全部向國會報告。

*馬英九創例,蔡習會不會?

立法院長王金平在府院報告之後,提出三點呼籲:一、兩岸領導人會面必須秉持對等尊嚴;二、國會支持任何有利兩岸和平及區域穩定的對話;三、民意高度關注兩岸關係,希望此一攸關國家發展的對話,能符合人民期待,圓滿達成。第一點和第二點俱無疑義,第三點就要看馬習會的實際表現,在總統大選的關鍵轉折點上,身為總統,馬英九要思考的當不是國民黨一黨的選情逆轉,相反的,他要站在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考量台灣人民利益,明確讓對岸理解:台灣追求民主自由多元與主體性之現狀,不容輕易改變。

當年,辜汪會談開啟兩岸兩會的運作機制,不論兩岸形勢是緊是鬆,對話交流由是不斷;馬英九總統在卸任前的總統大選前夕,與習近平會面,基於政治形勢變化難測,選情看好的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到底會用什麼態度處理大陸政策?勢必影響兩岸關係。

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晤面,開創的歷史機遇,有可能在民進黨執政後短期內成為絕響,但換一個角度,馬習會的創例,也給下一任總統包括蔡英文,開啟了一扇窗,馬英九既會習近平,蔡英文若順利當選,若如她之承諾:維持台海和平現狀,誰曰蔡習會不宜?民進黨又豈能百分之百拒中國於門外,而不論兩岸關係要走向何端,兩岸領導人不會面,又如何能做到和平發展?馬習會,不只是馬英九的功課,做為最有可能繼任的總統參選人和執政的政黨,民進黨與蔡英文真的要想一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