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風險資本和私募基金的地殼夾擠

2015-11-06 06:10

? 人氣

當扣除管理費和退出紅利(Carried Interest)後的淨回報也無法滿足資產配置的需求時,資產管理公司只好開始進行直接投資(Direct Investments),在私募端和風險端各自和私募基金和風險資本基金的General Partners進行共同投資(Co-investments)。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特別是在風險資本的這端,我們這兩年看到了雞生蛋、蛋生雞的現象:因為更多資金願意提供新創後期成長的火藥,因此新創就更能延後上市。另外,不少新創選擇出售給Google、Amazon或大陸的BAT三傑這樣的大科技公司,讓IPO市場更加乾涸。隨著上市新創的數量減少,過去能夠在IPO後的公開市場賺取波段回報的機會就變得更少,資金只好更往私募端跑,更加傾向直接注資後期新創,如此週而復始。

整體來說,我們看到的是成長期的資本供應者和衰退期的資本供應者不只出現質變,還進一步向中間夾擠的現象,傳統屬於公開市場的企業生命週期因此被壓縮,導致原本配置到公開市場的資金被迫轉移到私募市場,更進一步加速了這個前所未見的現象的發展。

這個現象是暫時的還是不可逆的,目前還沒有人敢下定論,就像所有高喊新創泡沫的人所說的一樣,也許哪隻獨角獸轟然倒下後會產生骨牌效應,市場終將回復「歷史性的正常」。但反過來說,如果哪一天我們看到估值高達百億美金的科技新創,跳過IPO,直接交手給槓桿收購基金,也不應該太意外。

*作者台灣大學電機畢業,在台灣、矽谷和巴黎從事IC設計超過十年,包含創業四年。在巴黎工作期間於HEC Paris取得MBA 學位,轉進風險投資領域,現為Hardware Club合夥人

理財新知:投資就得花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