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信望盟的破綻與狹隘

2015-10-31 05:50

? 人氣

年度同志大遊行前,信望明舉行記者會提醒兒少性安全。(取自信望盟臉書)

年度同志大遊行前,信望明舉行記者會提醒兒少性安全。(取自信望盟臉書)

基督教政黨-信心希望聯盟,簡稱信望盟,召開記者會指同運團體「 在強調情感情慾年齡不設限時,忽略了現行法令對兒少的特殊保護原則。 」,並主張「社會不應只關注兒少的『性權』,更應該重視教導身體界線、侵害防治保護等『性安全』觀念。」 。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信望盟新聞稿的主張看似站在兒少權益的立場,並且重視所謂的「性安全」,但事實上根本是在巧立名目!兒少之所以需要有所謂的「保護」,是因為在異性戀家父長制下,兒少在知識累積、經濟條件、權力資本上處於弱勢與從屬的位置,被視作成年人的所有物。因此,社會必須要有相對應的照料與協助 ,也就是所謂的 「矯正歧視措施」(affirmative action) ,來積極對抗歧視、不平等與暴力。但信望盟明顯曲解了這個事實,將「兒少保護」用來禁絕與否定兒少的自主性,著實令人感到不齒。

當我們意識到兒少所面臨的性暴力威脅與性傷害時,我們也該意識到,另一個照理而言根本不衝突的問題-關於兒少的性探索與性/性別教育。正如我們不該把發生在兒少身上的性騷擾、性霸凌、性侵害,以及來自年長者的性利用與情感剝削等性暴力行為視若無物,甚至誤為單純的情慾,我們也不該將所有性探索與性/性別教育都解讀為性暴力!認為兒少不存在著/不該有性探索與性/性別教育,正是對兒少自主意識的否定,以及阻礙兒少的「適性」發展。

家父長制與恐嚇式的性禁絕,是絕對無法在問題當下做出任何應變措施與處理的!只會使兒少遇到問題時,諸如:受到性傷害、感染性病、懷孕,更不敢找人求助而已,所以提供適當的性資訊絕對是必要的!而且,提供兒少完整且適切的「性保護」,無論是事前的防治;還是事後的救濟管道,一直是社會必須盡好的責任,然而適當的開放性探索與落實性/性別教育,就是對兒少最好、最必要的性保護之一!

該新聞稿中還提到所謂的「健康兩性觀念」,正顯示出其背後的恐同、恐跨等意識形態,並蓄意強加在無辜的兒少身上,更是企圖將多元性別兒少排除在社會安全與照護的體系之外,這更是昭然若揭對兒少人權的迫害!信望盟所主張的「保護」,對多元性別兒少來說,完全稱不上是「保護」,而是十足十的「迫害」!

多元性別與婦幼兒少,同為異性戀家父長制下的弱勢與受迫群體,同樣面臨到高度的性/性別暴力威脅,兩種群體之間,處境有非常多雷同類似之處。照理而言,多元性別與婦幼兒少應該同樣的受到社會的保障與協助,但卻被信望盟之流等性保守勢力,用一條虛構出來「傳統性道德」的線給一分為二,區分成「多元性別→不該被保護的不道德份子」與「婦幼兒少→需被保護的道德弱勢」,挾持了婦幼兒少;並剔除了多元性別。

這樣的做法,正助長了對多元性別的暴力,更因此傷害了當中的雙重弱勢-多元性別兒少。那些真實存在的多元性別兒少,往往是家庭暴力與校園霸凌的犧牲品,還常得不到社會與制度的支持。 根據研究統計數據顯示,同志青少年企圖自殺的比率是異性戀青少年的2到6倍;跨性別與雙性人學生比順性別女性學生在校園更容易遭到性騷擾與性侵犯,且更不敢求助與擔憂報復。因為這些狀況,讓兒少學會尊重不一樣的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與性別氣質,並使多元性別兒少得到保障,支持多元性別兒少絕對是社會的必要之舉。

我們必須知道,性/性別暴力由社會所建構,是性別優勢對性別弱勢的迫害手段,諸如:男性對女性、成年對兒少、異性戀對非異性戀、順性別對跨性別等。因此,如果社會沒有提供多元性別所需的保障與協助,反而是將多元性別排除在外,那就是性/性別暴力的共犯! 也就是說,信望盟正是將多元性別推入性/性別暴力的水深火熱中的罪魁禍首!甚至更可以說,信望盟正是在強暴多元性別兒少!

兒少的「性權」與「性安全」並非兩條平行線,都是兒少自主權益的一環。多元性別與婦幼兒少更不會是對立的關係,只有自以為是且別有圖的性保守勢力如此認知,兩者理應要「弱弱相挺」互相支持,並相同受到社會的保障與協助。最後,我在此呼應2015台北同志大遊行主題 「年齡不設限」 ,呼籲大眾更加尊重與關懷多元性別兒少,幫助他們並避免讓他們成為眾多性/性別暴力,諸如家暴、校園霸凌、性騷擾等,這底下的犧牲品。

*作者為性/性別弱勢性保護與兒少保護連線發起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