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專訪艾利森:美國已經習慣當老大,所以接受「中國崛起」的現實很痛苦

2018-12-19 09:16

? 人氣

川習會、川普、習近平、中美關係、川普訪中、川普亞洲行。(美聯社)

川習會、川普、習近平、中美關係、川普訪中、川普亞洲行。(美聯社)

現年78歲的艾利森(Graham Allison)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2012年,他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的文章讓「修昔底德陷阱」一詞廣受矚目。「修昔底德陷阱」即當一個崛起大國威脅取代現有守成大國時,戰爭不可避免。不過對於未來中美能否避免一戰,艾利森在新書《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中態度謹慎,艾利森近日在北京接受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專訪,詳述他眼中的中美關係現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華為案看中美貿易戰

環球時報:最近,華為高管孟晚舟在加拿大遭拘押一事備受關注。您前幾天評論此事時說:「事情正以難以逆轉的趨勢惡化下去。」您能進一步解釋這句話嗎?

艾利森:要理解美中關係的現狀,首先要瞭解兩國的整體關係正受到一種修昔底德式態勢的推動—崛起的中國正在衝擊佔據主導地位的美國。

中國正感到自身變得更大、更強,同時也感受到來自美國的約束或遏制。而已習慣於發號施令的美國正感受到來自中國的打擾與妨礙。接下來,這種競爭可能會擴散到兩國關係中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眼下美國政府已認定中國不再是戰略夥伴,而是戰略對手。美國正在所有領域排擠中國。它有意這麼做,並為此組織其力量。我們正在貿易衝突、限制投資、技術競爭等所有層面目睹這一現象,孟晚舟案只是這種現象的又一例證。

20181210-為美、中衝突的未來把脈──《注定一戰?》作者艾利森教授來台新書發表會。(簡必丞攝)
為美、中衝突的未來把脈──《注定一戰?》作者艾利森教授來台新書發表會。(簡必丞攝)

環球時報:有分析認為,出人意料的孟晚舟案或在中美之間觸發冷戰,您如何看待這一觀點?

艾利森:還是要將該事件置於大背景下。美國副總統彭斯在今年10月的講話中表示,美國將在所有層面對中國發起反擊,除了使用炸彈與子彈。按照他的說法,這是一場中國早在25年前就對美國發起的冷戰,只是美國此前未曾注意到而已。川普政府如今意識到冷戰正在上演的現實,不同之處在於美國將發起反擊。

華為非常成功,該公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通信和互聯網設備供應商之一,其智慧型手機銷量超過美國蘋果公司。

但美國人說華為與中國情報部門的關係非常密切,因此正在排擠華為。人們可以看到,「五眼」情報聯盟中的每一個國家都正將華為排除在其主要供應商行列之外。在英國,這種(排擠華為的)做法尤其痛苦,因為華為是其主要通信供應商之一。但這只是這場鬥爭的另一個競技場。

拘押華為高管的舉動令我吃驚。我不知道具體情況,但我知道人們都是怎麼說的。在我看來,實際情況更為複雜。我認為,這是顯示美中關係現狀的又一個例證。如果你我是戰略對手且我們正在每個層面都相互反擊,那麼就應該預料到這樣的事情會發生。

20181210-為美、中衝突的未來把脈──《注定一戰?》作者艾利森教授來台新書發表會。(簡必丞攝)
為美、中衝突的未來把脈──《注定一戰?》作者艾利森教授來台新書發表會。(簡必丞攝)

環球時報:眼下中美經貿摩擦進入90天「休戰期」。您覺得雙方在最終期限前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有多大?

艾利森:沒人知道。但我確信,中國政府十分希望達成協議並正為此做出巨大努力,川普總統也希望取得成績,所以雙方很可能達成某種協議。屆時要麼進一步延長「休戰期」,要麼改變或調整關稅。中美很可能獲得暫時的勝利。但我認為,從長期來看,這些問題在可預見的將來會再次出現並繼續惡化。除非美中兩國為雙邊關係找到一條通往新的戰略邏輯和新型大國關係的途徑,找到一些新想法。

談「修昔底德陷阱」

環球時報:正如您《注定一戰: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一書中提到的,中國領導人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修昔底德陷阱」,並顯示出願意從歷史案例里汲取經驗教訓、避免悲劇重演的意願。美國政界高層人士,尤其是川普,對該理論持什麼態度?

艾利森:我沒有信心談論川普總統,因為我從未就此話題與他交談。但我可以說,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熟諳「修昔底德陷阱」,非常擔心該陷阱可能帶來的後果。我與美國國務卿龐畢歐也交談過多次,他對這一理論非常瞭解,並對此持謹慎、嚴肅的態度。還有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中國事務的主管馬特·波廷格對此都有深入理解。我認為,川普政府對中美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已經非常清楚。川普並不熱衷閱讀歷史,但他有「求生」的本能。我希望這個基本概念正在深入人心。

環球時報:過去兩年來,中美關係一直像坐雲霄飛車。您認為原因是什麼?「修昔底德陷阱」能否解釋這個現象?

艾利森:「修昔底德陷阱」並非針對雙邊關係起起伏伏的現象,而是講述關係正走在下坡路上——事態正在加速地變得更糟。

現實是,中國正變得更大更強,美國感覺正被中國逼迫,然後雙方的感受與錯誤感受被放大,接下來的情緒與恐懼使得事態變得更糟。無論是崛起大國還是守成大國,相互爭奪權力時往往會誇大另一方的實力與威脅。這一切成為了「邪惡的組合」。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會偶爾想起,(比如)這場貿易戰將是一場災難,我們應該阻止它。於是過山車向上爬升了一點兒。但隨後,它會接著向下跌落。因此「修昔底德陷阱」令人擔心的是,這是一種長期不斷跌落的趨勢,而不是過山車般起起落落的微小變化。

美國人最終會接受「中國崛起」嗎?

環球時報:您說,彭斯將中國描述為一個戰略對手。這種觀點代表美國戰略圈和學界中的主流觀點嗎?

艾利森:很遺憾,是的。如今川普已不是政界的「例外」。總體而言,無論是民主黨人還是共和黨人,都把中國視為一個戰略對手。在大學和智庫里,尤其是研究中國的人士中,許多人都認為他們被中國騙了。他們曾認為中國將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並安於在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內。但你瞧,到頭來中國希望成為(自己期待的)中國,而不是美國期待的中國。

正如我在《注定一戰: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中所言,我認為這些人的想法很天真。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曾說,隨著中國變大變強,中國將希望做中國,要大家接受它是中國,而非成為西方的名譽會員。

美國人曾認為,中國將追隨日本和德國的足跡—開放、更富有、中產階層擴大。然後中產階層將要求獲得政治權利,中國隨之實現民主化,並且在美國主導的秩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種看法非常理想化。

中國人認為,中國是一個偉大的社會,歷史上一直如此,只是在最近一兩百年,這一想法被帶著技術來剝削中國的歐洲人暫時打斷而已。但中國人認為自己將恢復起來,中國將再次偉大。我認為這完全可以理解。修昔底德態勢並不古怪、亦非產生於個人動機,這是現實狀況形成的態勢。但在美國政策圈內,你可以看到人們總是希望對中國更加強硬。我認為這種做法並不健康,也無助於擁有看清現實的眼睛。

2017年11月9日,川普與習近平在北京進行川習會(AP)
2017年11月9日,川普與習近平在北京進行川習會(AP)

環球時報:您建議美國要學會接受中國強大。但目前似乎看不到跡象。美國到底會不會接受這個現實?

艾利森:現實是,中國將必然變得更大更強,除非在發展的過程中偏離軌道—我不認為這有可能發生。這就是生活。正如我在書中援引的李光耀的觀點。他說,看,美國不會喜歡這種局面,因為美國已習慣於在任何層面「當老大」。因此,美國接受這個現實會非常痛苦,這個過程需要很長時間。但美國人終究是務實的。

對中國人來說,要做到不急不躁也並非易事。我想說,無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都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適應現實,生活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正因為如此,所有美國人和中國人都應該深入思考,如何才能避開「修昔底德陷阱」。我們應該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對此,我是抱有希望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