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多中心化智能社會與金融物聯網(下)

2015-10-29 06:10

? 人氣

若把Plantoid架構應用到新聞媒體上,就更有趣了。認真調研、獨立報導的記者,在商業利益導向與社群互聯網造成閱聽習慣破碎化的大時代當中,愈來愈像藝術家。傳統媒體平台面臨嚴峻的營收獲利壓力,讓有所不為的優秀記者連維持孤芳自賞都十分困難,但是新聞用戶又需要高品質的內容作為精神食糧,但又不一定願意付出高價給傳統平台。如果每一位優秀記者都有比特幣帳戶,把自己的每篇報導當成一株株Plantoid,接受用戶支付比特幣到一定量時,才會生產下一篇。概念想法是媒體的DNA,受到公眾支持的內容連載就彷彿想法的自我繁衍,也是一種「生物多樣性」的生產行為。記者與傳統媒體平台之間的關係,可以用擦鞋童與擦鞋公司的合約關係來類比。顧客花錢既是買勞力(記者的時間)又是買光澤(高品質內容)。但光澤上的直接收入(訂費)與衍生收入(廣告營收)是否應該由平台與記者分享,是合約結構的安排。記者可以領固定薪水為平台打工,也可以成為區塊鏈上的個體戶。從生產的觀點來看,臉書、微信等巨型社群互聯網絡平台,因為流量巨大與用戶習慣轉變,肯定在賺取廣告收益上贏過傳統媒體平台,但在高品質內容就不見得有競爭優勢。傳統媒體訓練出來的記者與編輯,在互聯網與區塊鏈的時代,過往必須透過媒體平台接觸讀者的價格訊息不對稱劣勢已經緩解,反而有機會透過社群網絡降低行銷宣傳費用,接觸更有購買意願的客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再推下去,可以針對純粹資訊整理型態的新聞報導與分析查訪型態的長篇大論作出市場區隔,前者可以讓程式處理,後者仍須人類判斷,兩者皆可收費,也就是說,媒體平台既是概念與情報的新型態市集,也是優秀記者的另類經紀公司。這或許是傳統媒體轉型的新契機。試想:假設能找到十萬名用戶每天按讚順便付「灌溉」一位記者的專欄,一年就能創造365萬元的收入,就算與平台七三拆帳,這名記者的生活應該不成問題。由於比特幣可以幾乎無限細分的特性(可以想成法定貨幣的數位代幣),在手機上即時支付0.00001元比特幣(約等於新台幣一毛錢)的交易費用非常低,這個商業模式完全有機會運作。

如果把Plantoid的架構應用到政府與社會治理的層面,又會出現什麼狀況?以水電等公用服務基礎建設為例,傳統上認為是政府的責任。政府要大有所為,不是抽稅就是舉債,或是以國營事業專賣創造收入,來滿足納稅人的基本需求。但也因為政府不需要直接面對市場中的競爭壓力,資源浪費與效率在所難免。智能電表的出現,某種程度上是透過量度與收費模式的創新來優化資源配置。更深一層看,納稅人從政府「購買」的公用服務,有可能會因為金融物聯網的實現,而自然地出現可以依服務態樣細分的定價機制。比方說,食品安全檢驗是一項公用服務,但卻不必然是政府的責任。若將食品安全檢驗由政府壟斷,等於盲目相信一位開明專制的英主永遠會嚴格替消費者把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