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欄:如果吳三桂沒開山海關

2018-12-19 06:50

? 人氣

吳三桂不迎清兵入關由李自成稱王的結果,可能就是「人心思明」,如果藍綠繼續惡鬥,結果也會是民心思變只想結束痛苦。(網路示意圖)
吳三桂不迎清兵入關由李自成稱王的結果,可能就是「人心思明」,如果藍綠繼續惡鬥,結果也會是民心思變只想結束痛苦。(網路示意圖)

金庸在小說裡,安排袁承志分別跟闖王李自成、大明崇禎皇帝、清太宗皇太極都有「第三類接觸」,小說讀者跟著金庸的鋪排,很自然的會被引導至「滿清必勝」的結論。為什麼?因為崇禎昏庸、李闖殘暴,而皇太極英明。這其實透露了金庸個人的史觀:人民生活才是主流。因此,李闖的暴政在小說中透過一位老婦人之口,哭叫:「李公子(李岩),你這大騙子,說什麼『早早開門迎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我們一家開門拜闖王,闖王手下的土匪賊強盜,卻來強姦我媳婦,殺了我兒子孫兒!我一家大小都在這裡,李公子,你來瞧瞧,是不是大小都歡悅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於是最前面那個問題有答案了,而且是金庸武俠小說的寓言:真要讓李闖代明而有天下,結果必然是「人心思明」。這四字借用自「人心思漢」,重點在於,人心思漢其實是一個很悲慘的過程:起初以為王莽會比西漢的外戚劣政好,所以不反對他篡奪;結果後來搞到「人心思漢」滅了王莽,取代王莽的玄漢政權卻讓人民「人心思莽」;再後來赤眉攻進長安滅了玄漢,關中人民卻又「人心思玄漢」!而金庸當然知道,滿清入關後有一百多年善政(康雍乾三朝),正是漢人接受異族統治的重要原因。

接下來的話是甘冒大不諱的,但若視之為警惕,而非「唱衰」,應以正面看待:

多年來,民進黨人一貫用「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來投射「賣台人士」,但是這一次選舉大敗,卻是由於人民痛苦的決定「繼續這樣下去,反正也沒剩什麼可賣了」,才會出現如此結果。而令人憂心的正是這個,如果藍綠政黨惡性循環,豈不是跟崇禎昏庸/李闖殘暴一樣結果——老百姓會想「誰來都好,能脫離痛苦就好」。

*作者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看金庸,說歷史」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