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培瑞觀點:零八憲章十周年 起點還是高峰?

2018-12-14 05:50

? 人氣

1989年5月,六四事件之前的天安門(AP)
1989年5月,六四事件之前的天安門(AP)

「我們是否能夠支配自己的生活?」

到了2003年的維權運動,理想主義的年輕律師們極大地運用了互聯網,普及了人人有自己權利的概念。普通工人甚至偏遠鄉村的農民開始要求自己的「權利」。同時,一些知識分子開始醞釀「我們的要求」的不同文本,有「十條要求」的,也有二十、三十條要求的,最終都呈現在《零八憲章》的文本中。 這些」要求」不僅涉及政治架構,也涉及教育自由、軍隊國家化、民族關係平等、環境保護等其他議題。2009年打壓《零八憲章》,2015年拘捕維權律師群,一而再、再而三地顯示了當權者對民間的一貫應對方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每次這些來自民間努力都有其不同的焦點,但大目標是一致的。還是那句:「我們是否能夠支配自己的生活?」有一位《零八憲章》的資深參與者跟我說他遇見了一位年輕人,對追求自由有興趣但對歷史並不清楚,居然問,「先生,不知道……您是89的還是08的?」

「大家退一步冷靜想吧,這些民主措施不是為我們國家更好嗎?」

起草憲章的人怎麼看待憲章,認為是一篇什麼樣的東西? 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憲章不是「請願」,不是要求當局居高臨下「允許」怎麼怎麼樣,而更像「宣言」:是我們認為對國家有利,並且希望別人讀了以後能贊同的一些概念。起草者把自己看作精英,為那些不太會表達的普通人們表達立場。普通人並沒有投票選他們做代表,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他們不是民主代表。但普通人也從來沒有選過當朝人物做代表,所以用民主標準衡量,《零八憲章》與政府有相平行的地方。憲章簽署者沒有提出要取代政府,只是希望像在民主制度之內忠誠的反對派那樣運作,與政府互動──辯論和交換看法,提供監督制衡等等,也許哪天變成類似於民主制度裡的國民議會。這就是為何《零八憲章》包含了那麼多政府也許可以接受甚至已經寫在紙上的內容。《零八憲章》的精神是「大家退一步冷靜想吧,這些民主措施不是為我們國家更好嗎?」

2008年12月到2009年12月這一年,支持《零八憲章》的人還可能覺得沒有失敗。是的,劉曉波被帶走了,可是別人至多一兩天就回家,而且一般推測曉波的刑期大概是三到五年。有人甚至覺得他只會被訓誡一番再放回家去。許多人被喝過茶,但是還可以希望政府能夠接受一點真誠的對話。

中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零八憲章》起草人劉曉波肝癌病逝。(美聯社,風傳媒製圖)
中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零八憲章》起草人劉曉波肝癌病逝。(美聯社,風傳媒製圖)

「取消一黨壟斷執政特權」惹惱了「他們」

一直到刀把子落下來。判劉曉波的11年刑期以及隨後對憲章的冰封的意思很清楚:「不行,絕對不行。」 當局從未明確指出《零八憲章》裡什麼內容最為惹惱了他們,但關鍵很可能是侵犯了黨的權力壟斷的問題。憲章裡包括這句話:「取消一黨壟斷執政特權」。況且,比個別字眼還要大的,大概是憲章的「身分」問題。要是真的成為「互動力量」,那就意味著共產黨在歷史上第一次承認它不能直接或間接控制的社會團體有合法性。說到底,「互動」是「權力分享」。這可不行。中國共產黨從來沒有分享過權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