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看不懂抽象畫,也能從中找到生命的體悟:在日本辦展覽的臺灣藝術家

2015-10-15 16:18

? 人氣

2015 行雲Floating Clouds 2015 152x198cm

2015 行雲Floating Clouds 2015 152x198cm

抽象表現主義,是透過色彩造型表現主觀的情緒想法,而旅居紐約30多年的楊識宏,就是箇中翹楚。從具象到抽象、從油畫到水墨,他的水墨中的筆觸蘊含著東方詩學,更曾獲紐約州州長頒發最傑出亞裔藝術家獎項。10月15日起他將在日本東京的上野之森美術館舉辦個展,展出作品全都結合這數十年的人生體悟,就算看不懂抽象畫,或許你也能從中找到生命的共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ueno01.jpg
上野之森美術館現場。

立志成為藝術家的年輕人,必定要經過父母這一關

因為高中念的是建中,旁邊就是美國新聞處,所以他原本對美國的事物就不陌生;在30歲旅居美國後,親見以往只能從書本看到的作品,那份悸動無以名狀;除了自己的創作,他也在資訊傳達不易的80年代,透過寫書、翻譯,把西方藝術思潮帶進華人世界。

回顧求學歷程,他在14、15歲就立志當個藝術家,但跟很多想當藝術家的年輕人一樣,一開始就必須過父母這一關;原本父親是比較反對的,甚至說「去畫畫不如去賣番薯!」,母親則是比較鼓勵。因為考慮到父母的期待,他原本想唸建築,因為跟藝術有關、而且比較「有飯吃」。但是,建築類的科系卻都被劃分在理組,讓高中念文組的他無法報考;最後,他念了當時的國立藝專(現在的台灣藝術大學)。

2013 喧囂的祕境Mystical Uproar 2013 194.5x130.6cm 120F Acrylic on canvas
2013 喧囂的祕境Mystical Uproar 2013 194.5x130.6cm

心中的梵谷在呼喚

畢業、退伍後,他在中壢的某個國中教了三、四年美術,但他心裡最想做的,是當梵谷這樣的藝術家,而不是窩在學校裡教書;這樣的鬱悶連學生都感受到了,曾經有他以前教過的學生觀察到,他在課堂上完美術之後,「常一個人望著窗外,很憂鬱的樣子」。

ueno02.jpg
展覽開幕式的盛況。

創作領先時代,卻不被官方認可

即使自己喜歡畫畫還不夠,外界的肯定也是有必要的,然而,他想畫的東西,在官方辦的展覽卻不被接受。他當時最想畫現代主義的作品,在越戰如火如荼的時候,他把越戰的照片拼貼在畫布上,在當年是很超前的做法。因為不被接受,感到很不服氣,於是就畫了官辦展覽的路線,像是省展、教師美展等等,「證明我不是不能得獎,只是我不想畫」。

後來他決定離開教職,來到文化的首善之都——台北,礙於生計,於是在廣告公司做美術設計。雖然這期間還是有自己在創作,但在繁忙的工作中,只能當個「Sunday Painter」,只有假日才能畫畫,也就是這樣無法伸展的狀況,激起他來到國外的想法。當時大約是1979年,他前往紐約,就如同文章一開始提到的,開啟了他人生的新階段。

2015 激昂High Spirit 2015 196.7x152cm
2015 激昂High Spirit 2015 196.7x152cm

深層的人文內涵,結合了東西方

楊識宏數十年來專研於抽象繪畫領域,足以成為當代華人抽象畫界的領軍人物。他的創作跨足寫作、繪畫、攝影,帶著東方文化背景旅美,沉浸在西方文化多年後又回歸東方。他的作品揉合東方美學精神與西方抽象,例如本次展出作品《喧囂的秘境》(2013)啟發於電影「賈斯伯荷西之謎」(The Enigma of Kaspar Hauser)(1974);又例如《狂草自敘》呼應中唐書法家懷素的「自敘帖」,他認為,書法,尤其是狂草,它的筆勢、張力、佈局,是藝術的最高形式,因此把書法元素融合進繪畫。

隨著年紀增長,他的作品結合更多生命體驗,悠遊於虛實之間,展現純粹的繪畫性與強烈個人風格。年過60的他,對於藝術本質卻始終執著,「人死了,就沒辦法再回來,但藝術可以超越死亡。」他的作品透過形式的掌握,傳達更深層的人文內涵。有不習慣抽象畫的民眾說,他畫的東西都讓人看不懂,但他認為,美感經驗的發生,跟懂不懂是兩回事,每個觀看他作品的人,或許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體悟。

展覽資訊

展名:永恆的當下:融合東西方繪畫美學的先驅─楊識宏近作展
地址:日本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  110-0007 東京都台東區上野公園1-2
開幕:2015.10.15 1:30pm 
展期:2015.10.15 - 11.01

圖/亞洲藝術中心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