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專文:戰後中美關係的波折(1945-1972)

2015-10-10 06:10

? 人氣

2、解密文件顯示,雙方在北京會談的主要議題是台灣問題。而後,協定的「一中」原則,使中共取代台灣聯合國的席位,乃至美台斷交。極大損害了台灣中華民國的主權尊嚴與權益,不僅對台灣人民不公平,而且違背美國一貫的對華政策準則。事實證明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民生,並沒有因為尼克森訪問北京而得到絲毫改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3、另一方面,美國亟欲制約強國蘇聯,誠可理解。但是,美國當局的專家應該了解「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格言。作為美國二戰中的忠實盟友(美二戰援蘇100億美元、援華30億美元)蘇聯,在史達林去世後已經在政治上開始了重大的轉變,包括1953年斷然決定結束韓戰及對西方的緩和政策。簽署《限制戰略武器條約》、《中程飛彈條約》都是季辛吉親身參與達成的。而蘇聯的「和平演變」正是中蘇交惡的來源,也是日後蘇聯瓦解的導因。一個明智的西方政治家絕對沒有理由和一個超級流氓結夥去打擊自己的競爭對手。

可見,中國大陸易幟後,到1972年的冷戰前期的23年間,中美關係還是國民政府大陸時期的延續。一方面和中共政權處於敵對甚至是交戰狀態;另方面對偏居台灣的國民政府給予政治、經濟和外交、軍事的多種支援。政策理性有序,成為台灣經濟起飛社會穩定的助力之一。附帶指出,在此期間,蔣介石政府曾經有過三次「反攻大陸」的衝動,以致軍事策劃。時間分別是韓戰、中國大饑荒1962年和文革1966年。蔣介石預盼大陸同胞的響應和美軍的介入,都被美國官方判斷不切實際而勸阻。

指出尼克森政府1972年對華政策的弊端和不可理喻,或可肯定當毛澤東時代結束後,華盛頓和北京以某種適當的方式,尋求中美關係的正常化。但是,1972年的轉折,畢竟造成了一個事實,成為中美關係的一個分水嶺。迄今43年來,兩國關係雖然分歧、衝突與危機,風雨不斷,仍然是兩個國家、兩種制度的不可調和的對立。但是,和冷戰時期有了一個明顯的差異,那就是業已相當密切的利益相關性。無論中共政局將發生什麼變化,這種將兩個當代最大的國家連在一起的關係將會存在下去。

*作者為《開放雜誌》、開放網總編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