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宇觀點:政黨輪替也難以遏止貪腐現象的頻發

2019-01-01 05:40

? 人氣

到蔡英文執政,台灣已經經歷三次政黨輪替,但貪腐問題終究沒能解決。(資料照,甘岱民攝)

到蔡英文執政,台灣已經經歷三次政黨輪替,但貪腐問題終究沒能解決。(資料照,甘岱民攝)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臺灣進入民主轉型時期。1986年民主進步黨宣佈成立。1987年時任臺灣總統的蔣經國宣佈正式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隨之解除了黨禁、報禁,恢復人民的各種基本權利。這一年是臺灣由威權體制向民主體制轉型的重要轉捩點,此後,臺灣民主化進程繼續發展,1991年起陸續展開的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等,使得臺灣政治體制從「一黨專制」轉向多黨共存的「競爭性政黨體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臺灣民主轉型時期亦是國民黨由盛轉衰時期。1988年蔣經國去世,李登輝接任,導致了國民黨政權走向崩潰。

前總統李登輝。左為宋楚瑜。(新新聞資料照)
前總統李登輝主政時期內政不斷,左為後從國民黨分裂出去的宋楚瑜。(新新聞資料照)

李登輝主政12年,國民黨內惡鬥不斷,最終走向分裂,新黨趙少康等人、親民黨宋楚瑜等人先後從國民黨內分裂出去。官員貪腐案頻發,先後有「尹清楓案」、「拉法葉案」、「鄭太吉案」、「新瑞都案」、「國安密帳案」等等。這一時期,官商勾結、中飽私囊的貪腐現象愈演愈烈。解嚴前,國民黨依靠強權政治,掌控著大量所謂合法的黨營產業和國營企業。解嚴後,在推動公營事業轉向民營化的過程中,一些國民黨高官與利益團體互相勾結,以權謀私,如 1999年「台肥案」就凸顯了公營事業民營化過程中官商勾結,不當獲利的現象。這一切使得國民黨形象大損、民心喪失,終在2000年臺灣第一次政黨輪替中落敗。

2000年臺灣實現了首次政黨輪替,當時廣大民眾對民進黨打擊貪腐、掃除黑金的決心有著高度期盼。陳水扁在就職典禮上公開宣誓會以「清流共治」來掃除黑金、保證清廉。然而,民進黨執政後無法擺脫國民黨時期官商勾結、權錢交易、奸商行賄、官員貪腐的巢臼。陳水扁一上臺就開始經營親綠的政商網路關係,商界各大集團亦主動與民進黨建立密切關係,紛紛採取「雙邊投注」的策略來確保自己的利益,因而形成新的政商結構態勢,貪腐較前更甚。

從連續披露出的民進黨貪腐弊案可以看出,民進黨執政時期較國民黨時期貪腐有過之而無不及,如2005年吳淑珍的「SOGO案」、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的「高捷案」、2006年陳水扁的「國務機要費案」、內政部政務次長顏萬進的「北投纜車BOT案」、交通部部長郭瑤琪的「臺北車站招商案」、2007年經濟部常務次長侯和雄的「八年八百億元治水案」、海基會副董事長張俊宏的「全民電通掏空案」等等重大弊案頻發不斷,凸顯民進黨的治理無方,吏治腐敗。陳水扁的政治聲譽一落千丈。遂有2006年9月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起百萬民眾反貪倒扁的「紅衫軍運動」,要求陳水扁應為國務機要費弊案以及其親信及家人相關的諸多弊案負責。

20180717_前總統陳水扁。(資料照,翻攝臉書「陳水扁新勇哥物語」)
前總統陳水扁及其親信的貪腐弊案連連曝光。(資料照,翻攝臉書「陳水扁新勇哥物語」)

民進黨主政臺灣的8年,制度漏洞和道德缺失成為腐敗的溫床。陳水扁及其親信的貪腐弊案連連曝光,使民眾對兩黨輪替後清廉政治的人熱切期盼落空。在「紅衫軍運動」的催化下,臺灣民眾用選票表達了對民進黨的強烈失望與不滿,動搖了民進黨的統治根基。陳水扁無視民眾對清廉政治的期盼,不斷操縱「統獨意識」,導致民主核心價值偏斜,遂造成2008年大選中民進黨的慘敗。

在民進黨貪腐濫權情況下,國民黨打起清廉從政的旗號,順利在2008年重新奪回執政權,完成了臺灣的第二次政黨輪替。臺灣多數民眾重新將希望寄託於國民黨,期盼國民黨能建立一個「廉能政府」。國民黨領導人馬英九也在2008年總統就職典禮上公開宣誓允諾「新政府將樹立廉能政治的新典範,嚴格要求官員的清廉與效能,並重建政商互動規範,防範金權政治的污染」。

20181205-前總統馬英九5日出席「台東不一樣:黃健庭翻轉台東的故事」新書發表會。(顏麟宇攝)
前總統馬英九上任後雖標榜清廉,但依舊爆發多個重大貪腐案。(資料照,顏麟宇攝)

然而好景不長,重新執政的國民黨陸續被爆出一批官員涉嫌貪汙瀆職案件,讓自我標榜清正廉潔的國民黨開始遭遇民眾的嚴重質疑。馬英九上臺後相繼披露的重大貪腐弊案有:2012年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貪瀆弊案」、南投縣長李朝卿「南投重建索賄案」、2013年臺北市議員兼任馬英九辦公室主任賴素如「臺北雙子星貪汙弊案」及2014年桃園縣副縣長葉世文「合宜住宅貪汙弊案」等,這些弊案的揭發,讓重新執政的國民黨剛剛聚集起來的公信力,再遭重創 。2013年陸續爆發的有洪仲丘「白衫軍運動」、馬王「九月政爭」等事件,終導致了2014年底臺灣第一次最大規模的「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中國民黨失去多數執政縣22縣市只拿下6縣市呈現兵敗如山倒的狀況。在2015年底臺灣最高領導人的總統大選中,國民黨再遭慘敗,臺灣民眾再度用選票表達了對國民黨執政的失望與不滿。

2016年民進黨再次取得了政權,臺灣完成了第三次政黨輪替。同時民進黨也第一次在立法院取得過半的席次贏得國會首次的政黨輪替,正式開啟了從中央、國會到地方完全執政時代。民進黨最高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後,民進黨與國民黨的貪汙仍時有所聞,例如:現任前民進黨無黨籍臺北市議員童仲彥與國民黨前議員秦儷舫兩人在2010年至2014年市議員任期內詐領議員助理費,並於2017年8月15日被臺北地檢署依貪汙罪起述。因此,蔡英文執政團隊能否保持清廉政治?廣大臺灣民眾仍持懷疑態度。至今,民進黨掌權將屆滿3年,其在島內搞出 「一例一休」、「年金改革」等一系列經濟政策,惡化了社會與階級對立關係,導致民主制度變形,幾乎變成無序狀態。其次,由於蔡英文政府執政表現不佳,加上地方首長選戰策略用人錯誤,遂致2018年底第二次 「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中民進黨2014年所拿下執政13縣市一口氣失去了7縣市,重演了國民黨2014年只拿下6縣市的嚴重的挫敗,呈現出一種新的執政縣市政黨輪替面貌。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根據臺灣法務部的大資料統計資料庫中,以2016年與2017年做為區間,在貪瀆案件起訴件數2016年有282件、2017年有265件,而實際因貪汙治罪條例起述的2016年有244件、2017年有242件。民進黨再次執政對國民黨的窮追猛打,看不到其革新吏治、廉潔從政的任何新舉措,只是給人展示了善於黨爭和打壓對手的特長。從臺灣的政黨政治來看,可以理解的是各個政黨的第一要務就是要上臺執政和生存下去,所以通常會短視,只要在臺上能賺一筆就賺一筆,這就是為什麼臺灣仍有貪腐發生的原因之一。

縱觀臺灣政黨政治運作過程,可明顯看出政黨輪替解決不了貪腐問題。三次政黨輪替過程中發生的諸多貪腐事件,表明貪腐現象的滋生蔓延,不因政黨輪替而有所改變。在政黨輪替中民進黨和國民黨皆高喊「清廉」口號,但誰也遏止不了黨內貪腐之風的蔓延。頻頻披露出的貪腐事件不但嚴重破壞了政黨形象,也損害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破壞了民眾對政黨和政黨領導人的認同感。

*作者為南開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南開大學台灣校友總會兩岸教育交流中心執行長及中華國際菁英學會-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

本篇文章共 1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靖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