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第二次「以阿戰爭」埋下巴拿馬運河主權危機

2018-12-09 07:00

? 人氣

gggaE:第二次中東戰爭時期的埃及軍人。(取自維基百科)
第二次中東戰爭時期的埃及軍人。(取自維基百科)

蘇伊士運河危機加劇巴拿馬運河的主權爭議

蘇伊士運河危機最後導致英國艾登政府垮台。但美國沒想到的是,蘇伊士運河危機卻反而加劇了日後巴拿馬運河的危機,受到鼓舞的巴拿馬人,開始為奪回巴拿馬運河主權而不斷的向美國示威抗議。在國際輿論與中南美洲國家的支持、甚至是巴拿馬政府揚言不惜炸毀運河的威脅下,1979年9月7日美國的卡特總統(Jimmy Carter,1924~)和時任巴拿馬領導人杜里荷將軍簽定了《巴拿馬運河條約(Torrijos--Carter Treaties,又稱《杜里荷--卡特條約》)》--將運河的控制權轉到了「巴拿馬運河管理委員會」。1999年12月31日,美國依約交出巴拿馬運河的全部管理和防務權,美軍同時也全數撤出。可惜的是杜里荷將軍在1981年不幸因飛機失事而喪生,有關失事的原因有很多傳說,但美國卻強力阻止了對杜里荷墜機原因的調查,曾為CIA間諜的約翰․柏金斯(John Perkin)在他所寫的《經濟殺手的告白(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1、2、3,時報出版》書中就直指杜里荷將軍就是美國中情局所暗殺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意外的收穫是,英國人在這次衝突之後才完全了解自己已非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只能依附於美國才能有發言權,二戰之後的「美英盟邦」正式誕生。但是由戴高樂領導的法國卻選擇另一條──與美國霸權對抗的策略。戴高樂試圖利用美俄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矛盾,爭取建立一個在法國領導下的半自治歐洲,以法國所推出有別於美俄的「第三條道路」,從而重新塑造法國在世界上的角色(註七)。之後法國不但成功試爆原子彈(1960年)、和平解決阿爾及利亞問題(1962年),還與中共建交(1964年),並能靈活遊走於美俄之間,甚至與德國聯手推動歐洲的整合,讓歐洲成為一個能與美國分庭抗禮的大型經濟體--「歐洲聯盟(EU-European Union)(簡稱「歐盟」)」。而這一切就如同戴高樂的名言:「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取決於國家利益,而不取決於意識形態。」

gggaE:第二次中東戰爭的戰火波及當地城市。(取自維基百科)
受到戰火波及的當地城市。(取自維基百科)

在1950年代前後,歐洲有2/3的石油要經過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危機」時期,所有阿拉伯國家都團結在一起,敘利亞切斷了伊拉克石油公司輸往地中海的管道、沙烏地阿拉伯對英國、法國兩國實行了石油禁運、科威特的供油系統暫時停工。這是阿拉伯國家第一次以石油作為武器,西方國家也在這裡嘗到第一次石油禁運的滋味。

結語

在事件結束的隔年(1958年)2月,埃及與敘利亞合併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簡稱「阿聯」),同時加大對外輸出阿拉伯民族主義。7月14日,伊拉克發生革命,眾多王室成員遭到革命份子的屠殺。鄰近的黎巴嫩與約旦也遭到波及,逼的黎巴嫩總統卡密拉․夏蒙(Camile Chamoun,1900~1987)和約旦國王胡笙(King Hussein,1935~1999)不得不同時向美、英求援。隔天,美國總統艾森豪不顧國務卿杜勒斯的反對,堅持派出第六艦隊(United States Sixth Fleet)到地中海東部,14,300名美軍登陸黎巴嫩,英國也派出3,000傘兵空降於約旦。趁這個亂局,中共以「聲援中東人民的反侵略鬥爭」、「要引起全世界注意臺灣問題」為由,於8月23日17時30分,開始大規模砲擊金門、馬祖──「八二三砲戰」爆發,但令人意外的是中共在發動砲擊金門之前,並沒有事先知會蘇聯,這讓克里姆林震怒無比,蘇聯擔心美國會以武力介入而使蘇聯被中共拖下水,美蘇難免一戰,結果導致中蘇因此分裂(註八)。不管如何一連串的動亂,讓美國傷透腦筋。不過由於在前一年吃了美國的虧,基本上在臺海危機爆發之後,英法也不十分支持美國的外交政策。最特殊的是,由於埃及的霸權主義政策,1961年9月28日敘利亞宣佈退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註九)。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