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夜不斷地穿衣、脫衣… 死刑犯的最後一天到底在想什麼?

2015-10-03 08:00

? 人氣

知名電影編劇陳以文在舞台劇《死刑犯的最後一天》中飾演死刑犯,透過訪問眾多死刑犯的感受,讓舞台劇呈現更深度的思考。(曾原信攝)

知名電影編劇陳以文在舞台劇《死刑犯的最後一天》中飾演死刑犯,透過訪問眾多死刑犯的感受,讓舞台劇呈現更深度的思考。(曾原信攝)

「假如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想做些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僅是一個偶爾出現在對話中的假設性問題,透過思索生命盡頭的方式,學會珍惜自己擁有的幸福;然而,對某部分人來說,這個非假設的問題卻是他們的日常,一日復一日,每天早上睜開眼時,他們或許問著自己同樣的問題,思索著如何道別。

思劇場專題,知名電影編劇陳以文表示,舞台劇死刑犯的最後一天發想自法國文豪雨果所著小說「某個死刑犯的最後一天」,陳以文在劇中飾演死刑犯。
知名電影編劇陳以文表示,舞台劇《死刑犯的最後一天》發想自法國文豪雨果所著小說「某個死刑犯的最後一天」,陳以文在劇中飾演死刑犯。(曾原信攝)

每一天都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該如何道別?

他們是死刑犯,被判刑卻不知道執行日期的死囚,在執行死刑前的每一天都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當生命進入倒數計時,他們怎麼跟這個世界、親友、愛人甚至自己道別?

囚房內,戴著腳銬、穿著囚衣的男人靜靜地聽著囚房外的聲響,每當外頭一旦傳來腳步及鐵門聲,他便脫下囚衣、換上手邊另一件衣服,而當腳步聲走遠,他像是鬆了一口氣般地換回囚衣,而等到下一次鐵門聲出現,他又重複著一模一樣的動作,整個晚上男人就這麼穿穿脫脫了好幾次,直到熄燈。

囚房內,戴著腳銬、穿著囚衣的男人靜靜地聽著囚房外的聲響,每當外頭一旦傳來腳步及鐵門聲,他便脫下囚衣、換上手邊另一件衣服,而當腳步聲走遠,他像是鬆了一口氣般地換回囚衣,而等到下一次鐵門聲出現,他又重複著一模一樣的動作,整個晚上男人就這麼穿穿脫脫了好幾次,直到熄燈。

褶子劇團《死刑犯的最後一天》 從死刑犯視角出發

這是褶子劇團《死刑犯的最後一天》中的一個場景,短短幾分鐘內已道盡一個死囚的日常,這齣戲劇改編自法國大文豪雨果1829年的中篇小說《Le Dernier jour d'un condamné》(某個死刑犯的最後那一天),從死刑犯的視角出發提出疑問,讓觀眾能再次思索死刑的意義。

思劇場專題,知名電影編劇陳以文表示,舞台劇死刑犯的最後一天發想自法國文豪雨果所著小說「某個死刑犯的最後一天」,陳以文在劇中飾演死刑犯。
「每個人都被宣判了死刑,只是無限緩刑而已!」知名電影編劇陳以文在劇中飾演死刑犯,感受死刑犯隨時都在死亡陰影下的無助。(曾原信攝)

「每個人都被宣判死刑,只是無限緩刑而已!」

「每個人都被宣判了死刑,只是無限緩刑而已!」雨果的原著中,通篇多是死囚第一人稱的獨白,在絮絮叨叨的抱怨與回憶中,藏著不少發人深省的哲語,即使情感是共通的,但太多法國俚語及自溺式的獨白,仍不免讓台灣讀者感到隔閡,讓人難以想像要怎麼改編成一齣「將場景設定在台灣的舞台劇」。但是,一待觀賞《死刑犯的最後一天》後,隨即了解這是多慮的,當主角說出「每個人都被宣判了死刑,只是無限緩刑而已!」的經典哲語後,主角朋友驚訝地看著他、訕笑似的以台語接了一句「哩金價有讀冊喔!」(你真的有讀書耶!)馬上把場景拉回熟悉的土地,好像街頭巷尾就會聽到的親切招呼聲一般。

把法式小說改為在地舞台劇的功臣,便是曾以電影《運轉手之戀》獲得第37屆金馬獎評審團大獎的導演陳以文,在陳以文決定以演員身分重返舞台時,他突然想起了這篇朋友曾推薦過的中篇小說,於是開始為自己量身打造死刑犯這個角色,而與褶子劇團團長張哲龍討論後,兩人決定開始著手規劃這齣舞台劇,經過數次的修訂,才完成目前所看到的《死刑犯的最後一天》。

思劇場專題,「死刑犯的最後一天」一劇導演張哲龍,本身也是思劇場的藝術總監,張哲龍說,這部劇並不是要生硬的講死刑存廢等等的道理,而是透過戲劇表現,讓觀眾進到更深層次思考。
褶子劇團團長張哲龍本身也是思劇場的藝術總監,張哲龍說,這部劇並不是要生硬的講死刑存廢等等的道理,而是透過戲劇表現,讓觀眾進到更深層次思考。(曾原信攝)

由於碰觸到敏感的死刑議題,製作團隊難免擔憂讓司法界人士有「外行人裝內行」之感,因此陳以文及張哲龍主動聯繫司改會及廢死聯盟,透過大量閱讀相關資料,以及實地訪談曾被判死的司法受害者蘇建和及徐自強等人,了解死刑犯的心理狀態及真實監獄情形。

徐自強曾說:每天燈暗時才知道明天又可以再活一天

問起所有訪談中是否有印象最深刻的片段,陳以文沉思片刻後堅定地說「有」,他提起日前獲判無罪的徐自強曾說過「每天燈暗時才知道明天又可以再活一天」,由於台灣被判死刑者並不知道死刑何時執行,因此從被判死的那天起,他們的人生便陷入了無盡的等待中…。

思劇場專題,知名電影編劇陳以文表示,舞台劇死刑犯的最後一天發想自法國文豪雨果所著小說「某個死刑犯的最後一天」,陳以文在劇中飾演死刑犯。
陳以文所有訪談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日前獲判無罪的徐自強曾說過「每天燈暗時才知道明天又可以再活一天」。(曾原信攝)

聽到鐵門聲就先換衣服 關上鐵門再換下 

「所以你就一直等著,今天好像開鐵門,有人要來提人,因為一般進出不會開大鐵門,一定是有一群人那時候會開鐵門,我記得在徐自強的訪談裡也好、紀錄他的文章也好,這段是印象很深的,那時候執行死刑是晚上嘛!所以每天晚上如果有人開大鐵門,他就會覺得是不是我?是不是有人要來提我?他就會穿好衣服,等那些腳步聲走了,提了別人、關了鐵門,他又會把衣服換下來。」這段深植於陳以文腦海中的訪談,化為劇中死囚更衣的橋段,這「死前穿新衣」的習俗融入,成為雨果小說文字外、這個舞台劇的一大亮點。

「所以在那樣的生活之下,他很容易形成我就好好地過這一天,因為你也沒有別的選擇,雖然這一天你是被關在監獄裡,但你也只能好好過這一天…」陳以文認為這是一件相當反諷的事,他說許多活在自由空氣裡的人,常常用這句話來形容自己的生命觀,彷彿這樣講頗有智慧,或能藉此獲得5分鐘甚或幾小時的好感受,但卻不像死刑犯每天必須真的面對「最後一天」的處境,但他在徐自強身上的確看到了這樣的智慧,「他(徐自強)就真的顯現出這樣的智慧,你會感覺到他的確這樣子實踐地,不管他是主動還是這場悲劇讓他變成這樣,但他的確是用如何『過好今天』來過日子。」

高等法院1日更九審判決出爐,改判徐自強無罪,20年來首次的無罪判決,也令法庭內的支持者不經高聲吶喊,更是響起了一片掌聲。(取自徐自強案:正義還在路上臉書專頁)
徐自強曾在訪談中表示,執行死刑是晚上,所以每天晚上如果有人開大鐵門,徐自強就會覺得是不是我?是不是有人要來提我?徐自強就會穿好衣服,等那些腳步聲走了,提了別人、關了鐵門,徐自強又會把衣服換下來。。(取自徐自強案:正義還在路上臉書專頁)

與徐自強的對談,也是陳以文第一次那麼貼近受刑人,進而改變他許多想法,「聽到這個事情的時候還滿震撼的,因為我們大部分的人平常不會太關心司法或者受刑人,也就很自然地像雨果的小說或者劇情中提到的,我們就會當他們『本來就是一片空白』。」

從法國雨果到台灣舞台 加入人情味

在編寫劇本的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是什麼?陳以文說還是「貼近台灣」的部分,由於雨果的原著作品有著很強的文學性,但如果照單全收,很容易變成主角不斷朗讀文字的狀態,要想辦法轉化為事件、變化成人的感受及反應來呈現,因此最困難的就是從第一版改到第二版時,既要保留雨果的文學性、又要加入台灣的人情味,漸漸的,朋友、媽媽及妻子等原著中並未真實出現的角色才會出現,「裡面最打動我的地方並不是一個人的部分,很多地方是因為主角與人接觸才感覺到,透過戲劇與人的接觸才感覺到的情感狀態,才會往舞台劇的方向編寫。」

思劇場專題,知名電影編劇陳以文表示,舞台劇死刑犯的最後一天發想自法國文豪雨果所著小說「某個死刑犯的最後一天」,陳以文在劇中飾演死刑犯。
即使原著及劇本中都傳達出濃濃的關懷及對死刑的反思,陳以文卻擔心會變成一齣「講大道理」的戲劇。(曾原信攝)

不是講大道理 戲劇就讓觀眾用情感去感受

即使原著及劇本中都傳達出濃濃的關懷及對死刑的反思,陳以文卻擔心會變成一齣「講大道理」的戲劇。他說,既然透過戲劇就希望能讓觀眾用情感去感受,至少未來在面對類似事件或是法規上爭議時,觀眾可以因為曾經感受過小說或戲劇,而能用不同的角度及多一點的理性來看待這件事情。好比劇中加入原著中並沒有的死囚與受害家屬對談,就是讓現實生活中難有交集的兩端能在戲劇中對話。

採訪後記:聽著劇中淺顯易懂卻透著許多哲理的對白,我的腦海中竟浮現許多過去採訪過的受害家屬或者受刑人面孔,也許就像陳以文說的,死刑犯從來都不是「一片空白」,他們和所有人一樣,都是有血、有肉、有著思想和靈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