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締造外交偉業、陷入經濟困境、樹立領袖典範──美國第41位總統老布希

2018-12-04 06:20

? 人氣

老布希年輕時曾是耶魯大學棒球校隊隊長(AP)
老布希年輕時曾是耶魯大學棒球校隊隊長(AP)

當然,老布希也會有為了追求目標而不擇手段的時刻。1988年總統選戰過程中,他對民主黨候選人、麻州州長杜凱吉斯(Michael Dukakis)的攻擊甚至抹黑,堪稱美國「負面選舉」的經典案例,連兩位共和黨大老尼克森( Richard Nixon)與高華德(Barry Goldwater)都看不下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時代》(TIME)雜誌如是說:「老布希能恪盡總統職責,但未必能讓人們覺得很有總統風範。對白宮橢圓型辦公室(Oval Office)而言,能力固然不可或缺,但只有能力並不足夠。老布希一直無法全然接受一樁事實:總統事業也是表演事業。」

1989年,美國前總統老布希(George H. W. Bush)宣誓就任美國第41位總統。(AP)
1989年,美國前總統老布希(George H. W. Bush)宣誓就任美國第41位總統。(AP)

再者,老布希是美國最後一位「二戰世代」總統。他的4位繼任者,歐巴馬(Barack Obama)是1961年出生的小朋友,柯林頓、小布希與川普都是1946年次,呱呱墜地睜開眼時已天下太平,連越戰都沒上戰場。《時代》指出,老布希那個世代的領導人對「自由」這個普世價值念茲在茲,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承擔任何責任」(甘迺迪語)。眼看柏林圍牆倒下、蘇聯集團解體,老布希認為美國必須更加積極扮演全球領導人、新世界秩序捍衛者的角色,「這樣的領導與力量也是一份責任,讓美國成為全世界仰賴的自由燈塔。」

但是1992年的總統選戰讓布希知道,美國年輕世代選民對這份責任似乎興趣缺缺,他們更在意的是冷戰落幕的「和平紅利」(peace dividend)。

美國1991年波斯灣戰爭勝利後,同年6月8日舉行「全國勝利閱兵」,波斯灣戰爭指揮官史瓦茲科夫將軍(Norman Schwarzkopf,左)與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右)。(AP)
美國1991年波斯灣戰爭勝利後,同年6月8日舉行「全國勝利閱兵」,波斯灣戰爭指揮官史瓦茲科夫將軍(Norman Schwarzkopf,左)與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右)。(AP)

老布希1989年一上台就得扛起雷根「巫毒經濟學」(voodoo economics)累積的鉅額預算赤字與國債,必須在削減政府開支(共和黨主張)與加稅(民主黨主張)之間權衡,儘管他在競選時曾宣示「絕不加稅,說話算話」,但最後仍在民主黨壓力之下,重挫他在自家共和黨內──尤其是保守派──的聲望。

預算赤字、加稅爭議之外,還有儲貸危機(Savings and Loan Crisis),老布希治下的美國還一度陷入經濟衰退,企業大舉裁員。1992年大選之年,雖然經濟衰退已經告終,但美國失業率上升至7.8%,是8年來最高點。此外,14.2%的美國民眾生活在貧窮線之下。對這些失業、貧窮的美國人而言,老布希締造的歷史偉業只是一陣短暫的歡呼。

也因此,柯林頓陣營喊出那句簡單卻強而有力的口號「笨蛋,問題在經濟!」(It's the economy, stupid.)根據《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與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的民調,那年3月初,波灣戰爭大勝之後,老布希的支持率衝上破紀錄的90%;5個月後,共和黨全國大會(RNC)前夕,不滿意他表現的選民卻高達64%!11月3日投票日當天的出口民調也顯示,四分之三的選民認為美國的經濟「相當糟或非常糟」。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