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安觀點:蔡英文應該追隨李登輝、呂秀蓮的安保主張?

2015-09-29 06:00

? 人氣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提出新南向政策是複製前總統李登輝的主張嗎?(顏麟宇攝)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提出新南向政策是複製前總統李登輝的主張嗎?(顏麟宇攝)

由首相安倍晉三強勢主導的安保法修法強力通過後,在日本國內引起了強烈反彈。根據日本《共同社》所做的民調,法案通過後,安倍政府的支持率跌破四成,而不支持率則突破半數達50.2%。也有68%日本民眾認為新安保法會增加自衛隊捲入戰爭的風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相較於此前上百萬日本民眾走上街頭,抗議他們稱之為「軍國主義復辟」的「戰爭法案」,台灣的一些知日、親日、擁日派卻情不自禁、欣喜若狂地發出掌聲、贊許和期待。

前總統李登輝說,「(安保法)若通過,對台灣有利。」「日本毅然負起責任改變世界的做法是正確的,很高興日本這麼為亞洲和國際社會的和平打拼。」

在20號紀念「世界和平日」的晚會活動中,前副總統呂秀蓮表示,最近日本修改安保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說通過的是積極的和平法。更在當晚的「世界和平臺灣宣言」中宣稱,「國際應正視而且重視位居第一島鏈咽喉的台灣,強化台灣的戰略價值。」

台灣兩位前後任正負元首對「新安保法」中所謂「和平價值」的肯定,台灣可以從中謀得「和平保障」的期待,以及迫不及待地表白以台灣「第一島鏈咽喉」的戰略位置,期盼充當美日圍堵、對抗大陸的前哨,主動選邊站。這種台灣「安保主張」實在令人覺得荒唐、怪誕,不切實際和匪夷所思。

或許有人認為,這些早已退休、舞臺下政治人物的言論和主張還需要重視和理會嗎?

如果在維基百科上查閱一下「南向政策」這個條目,就會找到答案。蔡英文主席最近提出的「新南向政策」,竟和20多年前(1993年)李登輝時期開始推動,後來由扁、呂繼承的「南向政策」,有著異曲同工、一脈相承的共同性。綠營執政者在施政方針上,常常很難跳脫先聖先賢們窠臼。

未來的小英政府,是否應該極力擺脫李、呂等政治老人台灣「安保主張」的陰影?這種論調目前看似薄弱,但在保衛台灣和平的美名之下,實則有可能成為一種親日、擁日、聯日的主流思想,而最終陷台灣於是萬劫不復境地。在蔡英文十月初即將訪日前,不能不有所提醒。

一、李登輝在新書《新·台灣的主張》中寫到,日本發動戰爭「犯下重大的錯誤,幾百萬人民因此喪生。」「我最敬愛的哥哥因為戰爭而去世。」二戰當時,身為殖民地的台灣,毫無自主,被迫捲入生靈塗炭的戰火,「哥哥」的死,究竟誰該負責?李登輝實在應該反思日本殖民給台灣帶來的苦難,而非僅因「哥哥」被奉祀在靖國神社,就對日本無限感激,時刻准備投桃報李,為親日、擁日搖旗吶喊。

從 1874年5月攻打台灣南部排灣族部落(牡丹社事件),到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分別發動了日清、日韓、日俄、日中、日美(二次世界大戰)等無數戰爭。 不僅造成被侵略國家的苦難,也使自己的民族陷入險遭滅絕的命運。像日本這樣的一個「戰爭」民族,台灣何以幻想它能成為未來和平的守護者,唱和新安保法,期盼義結金蘭、攻守同盟?

二、台灣之所以有今天的經濟根基、文明與進步,其根本因素就是從1945年至今,本島維持了70年的和平。至於大陸與金門的炮戰,充其量只是毛蔣這兩個老對手,為維系一個中國的逢場作戲。被迫退出聯合國,以及無法參與國際外交政治,雖然有損顏面但實質上卻確保了中華民國的中立地位,無需在東西方冷戰、對抗中跟風拍馬,也不必出錢出力出人去捲入世界各地戰爭紛擾。

前幾天,無論民進黨創黨29周年黨慶活動,或是民進黨舉辦的外交使節酒會,吸引了破紀錄的外國在台使節和代表參與,但千萬不要被這種熱絡的外交假像所迷惑,這些來賓更在意從台灣一年近兩兆元政府預算,以及民間經貿中所獲取國家經濟利益,而非協助維護台灣的主權與自由民主制度。

這次習近平對美國的國事訪問,雖然行前美方對網路安全、南海造島等議題放出高調、尖銳的質疑與指責,但在隨習出訪超規模「採購團」15家企業名單出爐,以對美開放市場的「讓利」政策宣示後,美國的態度馬上軟化。這就是國際現實,實質經濟利益超越了以往的意識形態之爭。

有人認為,新安保法會加強美日同盟,對台灣來說是好消息,台日關系也將日趨緊密。但台灣若希望向美日靠攏,扮演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咽喉」角色,恐怕要冒上極度風險。在美日中的三方角力中,台灣的主政者應該維持中立,千萬不要會錯意、表錯態。烏克蘭就是前車之鑒,親歐盟的示威活動雖然趕走了親俄的前總統,但導致領土克裡米亞先公投獨立後再與俄羅斯統一。烏東地區親俄派民眾宣佈獨立,並與中央政府展開內戰,至今戰火未熄。台灣難道希望步上烏克蘭的後塵嗎?

三,與其探討極有可能當選的小英新政府「新南向政策」,台灣如何推動貿易多元化,開拓東協和印度市場,還不如先來面對兩岸關系中經濟面的現實。

trademap統計數據,2013年台灣對大陸香港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656億美元,其中出口為1212億美元,進口443億美元,對大陸的出口占了台灣出口總額的四成,順差高達769億美元(2013年台灣全年的貿易順差只有331億美元)。這個數字顯示,台灣對大陸經濟的高度依存,只要因兩岸關系的倒退而阻礙到經濟「正常」往來,時刻可能導致台灣經濟全面性崩盤。

這點,無法歸責於馬英九上任後推動的兩岸政策,因為扁政府時期的2000到2008年,兩岸進出口貿易從443億美元成長為1325億美元,足足有3倍之多,2008年對大陸全年出超就高達666億美元。也證明,無論藍綠政府都無法主導兩岸間資本、投資、貿易的導向。以大陸的半開放、版管制的經濟形態,都無法阻擋李嘉誠的資本外逃,台灣政府想要讓廠商不去大陸,而去東南亞和印度談何容易。

在「一個中國」、「兩岸一家親」的兩岸關系之下,大陸對台灣各項經貿「讓利政策」是「正常」的。反之,綠營新政府想搭新安保法的便車,跟隨李、呂腳步聯日(美)抗中、去中、上任修改課綱、大搞外交新突破,重塑「國與國」關系,大陸對台還繼續推行「讓利政策」,就變得「不正常」。

擺在小英政府面前的兩岸關系,實在是一個艱困的議題,到底是要拼政治,還是拼經濟?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韋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