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資調整角力 勞工想要的 資方不願給

2015-09-21 08:00

? 人氣

勞動部版本:納入GDP成長率、通膨與扶養比

儘管民間喊得火熱,勞動部卻有另一套自己的算法,早在基本工資審議會前便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進行「基本工資公式探討」,事先訂出6套公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50912-002-SMG0035-風數據-基本工資-勞動部基本工資評估公式
 

此份評估報告指出,制定基本工資公式主要依據3套邏輯,一為納入GDP成長率的「成長果實分享」,加上2分之1的GDP成長率即代表勞資雙方共享成果;二為「納入通膨調整後的考量」,將物價指數增加幅度納入考量,以減低通膨對勞工購買力造成的影響;三則是「維持勞工基本家庭生活需求」,計算方式與大多數勞團計算方式較為接近,即加入扶養比因素。但負責此份研究的學者吳惠林也指出,由於2011年至2013年設算時已納入扶養比,如果扶養比沒有大變化,則此項可忽略不計。

審議會議溝通後版本:未納入扶養比

而在基本工資審議會當天,勞動部長陳雄文在會前便透露,勞動部與勞資雙方委員溝通後認為較可行的計算公式為兩項未納入扶養比的公式,包括前次核定基本工資加上一半經濟成長率(基本工資=前次核定基本工資×(1+1/2經濟成長率)),及一半經濟成長率再考量通膨(基本工資=前次核定基本工資×(1+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1+1/2經濟成長率)),不過由於該次審議會最終決議擇期再審,因此仍不確定未來會採納哪一項。

只談物價指數與經濟成長率 挨批「見數字不見人」

不過僅將CPI及GDP成長率作為調整依據的作法也引起許多批評,常被認為是「見數字不見人」。勞方委員台北市總工會理事長蔡宏駿受訪時便指出,CPI及GDP並不能代表老百姓生活所需要的東西,以CPI作為基礎的方式等於是拿交通石油、通訊費用下降來阻礙勞工調薪,相當不合理。

實際上,CPI是由許多不同商品的售價組成,其中包含各個品項,不一定都與勞工民生相關。若觀察主計總處公布的8月份消費者物價總指數,即能發現儘管CPI年減0.45%,但受颱風影響,菜價、外食價格卻仍大幅上揚;而依據所得層級觀察,可以發現所得越高的家庭,CPI減幅越大,主因是佔中、高所得家庭支出比重較高的交通及通訊類跌幅較深,而佔低所得家庭支出比重較高的食物類漲幅較大;這似乎也可以說明為何CPI連降,基層勞工卻還是覺得錢越來越小。

20150912-003-SMG0035-風數據-基本工資-所得層級別CPI年增率
 

若要討論為什麼各方對於基本工資公式歧見那麼深,仍須回到定義問題去談。儘管勞團認為基本工資應能「維持勞工基本家庭生活需求」,因而主張納入最低生活費及扶養比,但資方、官方及學界可能對基本工資抱持不同看法。

資方:基本工資調太高 不利邊際勞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