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紅觀察:英國社會的良知真被喚醒了嗎?

2015-09-14 06:27

? 人氣

以經驗判斷﹐我感覺英國媒體的人道主義轉向不會持續太久。果然不出所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敘利亞男孩艾蘭克地死亡才三日後﹐右翼媒體很快就回到原本的立場。哀痛停止了﹐人道主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這些右翼媒體一貫為國家為政府辯護的醜陋姿態。比如《每日特訊》週日版(Sunday Express)頭條指「人口拐賣集團」為艾蘭克地和家人遇難的罪魁禍首。而很多人早已知道﹐這次悲劇與「人口拐賣集團」無關﹐艾蘭克地的父親是自願付款搭上小船渡海﹐原因是加拿大拒絕了他們的庇護申請﹐讓他們走投無路。《電信報、(Telegraph)更進一步﹐刊登了保守黨的倫敦市長伯若斯強生(Boris Johnson)的專欄﹐題為「打擊英國的那種道德憤怒不能解決移民危機」﹐文中堅稱「英國已為難民做了很多」。其他右翼媒體並同聲強調「必須區分敘利亞難民與經濟移民的差別」。

反仇外運動(Movement Against Xenophobia)和今日全球公義(Global Justice Now)組織的活躍人士蓋泰勒先生(Guy Taylor)就如此批判這種論點。「應該探討的﹐不是哪一個移民群體是可被接受的﹐哪一個是不能接受的﹐」他說﹐「我們應討論的是移民的被惡魔化﹐被我們的主流媒體和政客給惡魔化。我們應該做的﹐是去歡迎所有人﹐除去『移民』這個字的負面意義。我們需要團結﹐目前我們看到了一些團結的跡象。提供基本照顧和支持卡萊移民的那些草根計劃﹐那些為非正式移民提供診所的醫療專業人士... 那些每日不為人知的﹐增進團結的個人行動。我們不需要的﹐是陷入那種『好移民/壞移民』的論述... 不要以為『經濟移民』就行動自由﹐可隨時回國,不要以為『經濟移民』就有選擇的余地,.. 不要相信『如果少一些羅馬尼亞人﹐波蘭人﹐中國人或非洲移民被允許進入英國﹐那我們就更有能力可接收多一些敘利亞難民』這種言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