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同婚議題白熱化 保守基督教會與同志團體的文化戰爭

2018-11-25 20:00

? 人氣

2018年10月同志驕傲遊行中象徵同志平權的彩虹旗(BBC中文網)

2018年10月同志驕傲遊行中象徵同志平權的彩虹旗(BBC中文網)

24日登場的台灣選舉,除了萬眾矚目的縣市首長選舉之外,此次亦是台灣首次在公民投票法降低投票年紀門坎之後,首次舉行的大型公民投票。其中,由宗教團體提案,同志團體反擊的同志婚姻公投以及同志教育在經過雙方動員以及遊說,成為台灣社會今年最激烈的公民動員活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韓國瑜反同婚,侯友宜與柯文哲不表態

就此議題許多候選人相繼表態,比如今年崛起的政治明星,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便表態反對同志婚姻平權公投,而新北市候選人侯友宜以及台北市長柯文哲便選擇不就此議題公開表態。BBC中文網根據此次同志婚姻在公投議題上為您搜集了三大議題及發展趨勢,估計台灣社會在公投後仍會在這三大議題中有激烈辯論。

2017年5月,台灣大法官會議,依據憲法就與同性婚姻與否宣示了革命意義上的闡釋,宣告現行台灣法律規定同性別侶無法結婚,為違憲行為。大法官釋憲後遂要求台灣政府相關機構需在釋憲後兩年內,修改或制定相關法令,否則,同性伴侶在兩年後,便可以結婚。

People gather on Ketagalan Boulevard in Taipei on December 3, 2016 to protest against a bill to introduce equal marriage.
2016年12月台北反同性婚姻遊行(BBC中文網)

文化戰爭:保守基督教會與同志團體激烈對峙

「此次釋憲十分重要,但是以保守基督教會為首,反同勢力的集結,從來沒有減弱過,而且持著財力以及人力的優勢,一直讓婚姻平權運動疲於奔命」,性別平權團體婦女新知基金會資深研究員曾昭媛接受BBC中文網訪問表示。

曾昭媛回憶,在她前幾年擔任同婚立法推動者,尤美女立法委員辦公室副主任時,立法院就開始有宗教背景的學者遊說具有相關信仰的立委譬如楊玉欣,介入性別議題或法案,這也是後來有宗教背景的學者被推薦入教育部擔任評議委員。「大法官的釋憲結果確實是對婚姻平權運動,實在是至為關鍵,沒有這個修憲結果,我們日後的立法運動,會十分難打」。曾昭媛強調。

反同宗教團體學習與美國右派教會合作

事實上,反同的宗教團體多年來學習與美國右派教會合作,學習他們的論述及策略,動員家長介入中小學家長會,或大專院校中的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影響教學或性別評議,舉辦大型集會或遊說民意代表等等。

右派基督教團體對同志運動的反制力道,也有財團支持。根據台灣媒體近期的調查指出,反同勢力背後的資源,主要由台灣首富家庭出身,國際手機品牌(HTC)董事長王雪紅所捐助的數億台幣,向社會遊說宣揚其教會靈糧堂的教義,並反對同志婚姻,捐助獎學金給教會研究者,研擬保守專法排除同志婚姻於民法之外。相關報導解釋,這也說明為何反同團體的可以製作並購買昂貴的電視或報紙廣告。

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助理教授(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高穎超(Ying-Chao Kao)撰文指出,無論反對或支持與否,在台灣,一場反同與挺同的文化戰爭(cultural war)已經揭幕。

People take part in a rally in support of same-sex marriage near the Presidential Office in Taipei on November 18, 2018, ahead of a landmark vote on LGBT rights on November 24.
支持者11月中聚集在台灣總統府附近聲援同性婚姻(BBC中文網)

高穎超接受BBC中文網訪問提到,自2014年以來,保守教會的結盟,就同志婚姻以及相關權益,開始制度化,並汲取國外經驗,成立政黨「信心希望聯盟」向社會推廣反同政治。

但是,因為釋憲後,反同團體在法律上似乎無法挑戰未來政府因為釋憲後,需恪守憲法,給予同性伴侶婚姻權益,「因此他們找到了另一重要戰場:反同志教育」,高穎超強調。而同志教育之法源依據,是台灣性別平等教育法中的細則,與憲法的位階程度相去甚遠。不過,本周公投前後,同志教育都會是反同團體社會宣傳的新破口,高穎超向BBC中文網解釋。

「反同志教育在小學課堂上是個假議題」

所謂同志教育,是指國中以及小學,教師應根據2004年立法院通過的「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其細則,在課堂若提有教材提及關於性少數權益或親密關係等議題,教育學生正確的性別觀念以避免歧視。

許多課本因此會根據性別平等教育法,在某些科目上,提到關於同志權益,性教育或健康衛生教育等議題。這也引起保守團體抗議,認為這是提早混淆學生性別或性觀念,讓學生與家長無所適從,並強調此教育應該是由父母決定。

當下網絡流傳的許多反同文章便直截的說「拒絶小孩被教導成同性戀」或「拒絶同志教育」等。早前,高雄市一小學教師劉育豪在與家長級學校溝通後,在小學課堂講授性教育,並接受媒體採訪,引起他校保守家長團體抗議,並狀告法院,成為全國話題。

雖然後來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表示支持全力支持劉老師專業,但是劉老師接受BBC中文網訪問提到,被家長團體控告之後,他的學生以及學校都支持他,日後教學沒有受到干擾,但是其他學校請他講授性別教育的講課確有減少。

不過劉育豪也同時告訴BBC中文網,台灣小學課本其實幾乎沒有同志或性教育的篇幅,提及的多半一些性侵害或性騷擾等課題。 「所以反同志教育在小學課堂上實是個假議題」,劉育豪說。

因此,劉育豪強調,正因課本幾乎沒提到性少數權益議題,所以具有性別意識的老師,便能適時的在課堂上,傳授性別平等意識,將性別意識融入每個科目。劉育豪亦於其他訪問時候闡釋,他講授性別教育的主因是為學生求知的需求。另外,許多家長對其表示他們難以啟齒的性議題,透過老師專業的教導,更為有效。

People take part in a rally in support of same-sex marriage near the Presidential Office in Taipei on November 18, 2018, ahead of a landmark vote on LGBT rights on November 24.
支持同性婚姻集會。(BBC中文網)

一夫一妻或擇 成家?

在這場文化戰爭中,兩方幾乎沒有交集。然而,據高穎超了解,許多挺同志權益或身為同志的基督徒在信仰與社會的衝突中身心俱疲。另一方面,反對同志婚姻的團體,也反覆遊說社會大眾,表示「一夫一妻,一父一母與一生一世」才是社會的主流價值,不能被取代。其又提到,同志婚姻通過後,將衝擊到異性戀權益,而同志領養小孩也會讓孩童失去選擇有父母的權益。因為,沒有「血緣關係」組成的家庭,會造成親子問題,反同團體代表游信義在台灣媒體強調。

另外,香港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黃育得博士接受BBC中文網訪問表示,據其研究,華人社會中,「成家」才是父母對子女的盼望,希望後者在父母身後不要孤家寡人。因此,用何種性別組合成家,就黃教授表示,已是次要問題。黃育得並強調,根據國內外數十年來的研究成果指出,若讓人成家,有穩定的關係,對個人心理健康上及社會和諧都有益處。

總之,台灣首次就同志相關議題的公民投票,已經高度白熱化。光這幾天,文化界如白先勇、龍應台以及林懷民和影星劉若英、舒淇等人都表示支持同婚。而在這場才剛的啟幕文化戰爭中,可以預見,日後不只是同志家庭,在台灣離婚率高居亞洲各國之冠的前提下,各種多樣的家庭,譬如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以及再婚的家庭孩子會是雙方激烈辯論的焦點。

曾昭媛說:「這場文化戰爭其實這場仗雖然一開始是以女同志為骨幹,但後來,許多對婚姻沒興趣的男女同志,或異性戀都出來支持我們,因此這場運動,除了婚姻權之外,更是反對歧視,爭取平等的運動。」公投議題帶出來的眾多辯論在台灣社會才正開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