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不存在的頭銜:財經專家

2015-09-04 06:30

? 人氣

行政院與工商團體有許多「財經專家」─現在不知這樣講是褒還是貶了。圖為行政院長毛各國與工商團體座談。(資料照片,葉瑜娟攝)

行政院與工商團體有許多「財經專家」─現在不知這樣講是褒還是貶了。圖為行政院長毛各國與工商團體座談。(資料照片,葉瑜娟攝)

唸高一的時候,我參加了生平第一次的聯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遊覽車「哧」的一聲關上車門,女校那邊的負責人就抓起了麥克風,開始依次詢問每個人對於戀愛的看法。隨著各個答案而迸出的笑聲、歡呼聲、揶揄聲和掌聲,再再刺激著想像力無限膨脹的少男少女們,遊覽車開上國道時,氣氛已經達到沸點。

然後輪到了我,主持人問了一個新的問題:「楊同學,你覺得男女之間存不存在純友誼?」

「那要看妳對於『純友誼』的定義是啥?」我不加思索地反問到。然後在接下來兩分鐘的定義辯論中,前面花了三十分鐘炒熱的氣氛迅速被降到了冰點,眼看不對勁的主持人只好打著哈哈、直接跳到下一個同學。

回想起來,那次聯誼最終連一個電話號碼都沒要到,可能從我在車上一開口回答那個問題時就註定了——畢竟是連【我的少女時代】之類的電影都沒興趣編進去的橋段。

一轉眼二十載以過,我那對於定義的病態執著卻變本加厲,尤其在使用中文這個極度含糊的語言對話時,我的神經總是一再被一些浮濫使用或者完全錯置的常用詞語挑起。

其中一個讓我很感冒的是「財經專家」這四個字。

這個詞在媒體和日常對話中使用之廣,彷彿大家對其代表的意義都有共識,而且這樣的「專家」是確切存在的——有時候甚至會出來選市長。

但如果仔細分析「財經」這個詞語,立刻就會出現許多矛盾——因為「財務」和「經濟」根本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專業,不管在學術研究或者在實務操作上,都是不同背景的人在執行。

「財務」一般指的是公司或組織的資產、負債、損益和現金流的管理,以專業來說其實是與「會計」一體兩面。當我們說一個人從事財務工作時,指的是他在會計的架構下,以各種工具追蹤紀錄一個公司或組織的開支和收入,定期提供完整連結好的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並進一步協助訂定未來的預算,以推估公司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外部資金需求。

反過來說,「經濟」觀察和描述的是一個總體的動態現象。不管是總體經濟學中所研究的勞動力、人口紅利、國際貿易、貨幣供給等知名主題,或者個體經濟學中所研究的競爭、供需定價乃至於賽局理論,其分析的都不是會計所針對的那些封閉而明確的個別數字,而是各種動態而不確定的量測的總和。

就像不會有會計師自稱是經濟專家,經濟學家也會忙不迭地說他們對於會計準則只有膚淺的理解。這兩種專業的人也許會在大學同學會上互敬一杯,但要合而為一不只不太可能,也根本就沒有這個必要。

那或許使用「財經專家」一詞的媒體或大眾,想指稱的其實是發音相近的「財金專家」也說不定?

我的母校台灣大學就有一個排名很高的「財金系」,全名是「財務金融學系」,英文則是單純的「Department of Finance」。換句話說,不管財務和金融都被歸為「Finance」,如果要我來猜的話,母校對於「財務」的解釋大概是接近「企業金融(Corporate Finance)」,對於「金融」的解釋大概是接近「市場金融(Market Finance)」或是「金融理論(Financial Theories)」。

但如果「財務」指稱的是「企業金融」,那就不再單純是我前面所描述的「公司或組織的資產、負債、損益和現金流的管理」,而是更高一層的「使用並規劃公司資產與負債,以期創造未來長久的自由現金流」。

更進階的說,傳統定義中的財務工作處理的是公司的歷史會計資料(可追溯到公司創始),外加至多未來一年或兩年的「預算編列」,所經手的數字都是真實的數字,每一塊錢都是一塊錢。企業金融卻是徹底的看向未來(forward looking),不應過度在乎過去(逝者已矣),而主要瞄準未來十年、二十年公司能創造的自由現金流,評估創造這些自由現金流所需要的投資,以及這些自由現金流內涵的波動風險,從而抵達這些規劃是否能夠增加「企業價值(enterprise value)」的結論,如下圖所示。

楊建銘文圖表
 

如果說財務像是從高中交往到大學的青梅竹馬,最多只會思考接下來一兩年兩人共同租屋的成本節省,或者分隔兩地的分手風險,那麼企業金融就是日本「婚活」中,瞞著現任男友或女友報名參加,並睜大眼睛評估多種「方案」的長期效益的想婚一族。

換言之,「財務」和「企業金融」其實不應該混為一談,尤其是在「財務部」這個部門遍佈於台灣私人公司和公家機關組織中的背景下。因此「財金」這個名詞仍舊具有根本的矛盾性,「財金專家」到底專長的是什麼也很有可議之處。

「好啦,好啦,你說得有道理。但就跟你高中聯誼時回問的那個冷問題一樣,『財經』或者『財金』的定義差異對我們創業者來說,根本不重要吧?」這個專欄的讀者們大概會這樣嗆我。但很遺憾的

:當你的新創成長到一定規模時,不管是投資人、記者、供應商甚至是大樓管理員,都會告訴你說你現在需要一個CFO。你在中文媒體中習慣讀到的CFO翻譯是「財務長」,於是你土法煉鋼地從一群有「財務經驗」的候選人中選了一個名校畢業、資歷豐富的「財經專家」或者「財金專家」加入你的新創。

可惜的是在這種邏輯下,你找到的十之八九會是高級會計人員,而不是能和你一同披荊斬棘、航向偉大航線的CFO。

真正的新創CFO的工作,某種角度來說比上市企業或者傳統中小企業的CFO工作還難做。因為除管理公司的財務和預算、評估所有投資計畫的淨現值以外,新創CFO還多了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找錢。

雖然說募資是整個新創核心團隊的共同工作,但以執行面來說CFO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尤其越到後期,公司估值模型會越來越重視「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也就是未來預期現金流折算到募資時間點的總價值,資金的應用效率也會被更仔細檢視,而這些討論都是金融語言,只靠創意和活力無限的工程或設計出身的共同創辦人是難以進行的。

這個生態體系中甚至有一種專業的新創CFO,他們可能來自投資銀行背景,也可能因為歷史因素歷練過多個新創募資過程,這些「專家」有著豐沛的金融界人脈,熟悉每個玩家的背後動機,因此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幫新創募齊所需資金,甚至是完成IPO。

如果遇到新創是像小米這樣瘋狂高速成長的,那我可以賭上聯誼之神的英名跟你保證:CFO根本沒時間進公司,整天就是在機構投資人之間打轉,一輪接著一輪地募著越來越高的資金。

而如果你和你的新創有幸進到這個階段,請務必聽我一句忠告:不管怎樣都好,千萬別在公開場合稱讚你的CFO是「財經專家」,否則可殺不可辱的名士會有怎樣的情緒反應,我可不能保證。

*作者台灣大學電機畢業,在台灣、矽谷和巴黎從事IC設計超過十年,包含創業四年。在巴黎工作期間於HEC Paris取得MBA 學位,轉進風險投資領域,現為Hardware Club合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