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要錢,也不要孟加拉的幫助,只要緬甸政府把人權還給我們」被連根拔除的民族:一個羅興亞家族的真實故事

2018-11-20 12:25

? 人氣

獨立記者楊智強2017年底前往孟加拉羅興亞難民營採訪,讓貌貌蘇母親以手機和遠在泰國的貌貌蘇相會。(楊智強提供)
獨立記者楊智強2017年底前往孟加拉羅興亞難民營採訪,讓貌貌蘇母親以手機和遠在泰國的貌貌蘇相會。(楊智強提供)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媒體與網路上不斷傳出羅興亞人在逃亡途中遭到緬甸軍警與若開邦極端分子殺害的照片與影片。聯合國祕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公開要求緬甸政府停止對羅興亞人的迫害,認為羅興亞人道危機已達「種族清洗」的災難程度,敦促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採取行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緬甸西北部的若開邦與孟加拉東南部的科克斯巴札爾交界處,天然邊境納夫(Naf)河是以往當地人賴以為生的漁產寶庫。但迫害爆發後,原本是培育生命的河川變成了地獄中的冥河。顛沛流離的羅興亞民族在河面、河岸上緩慢移動,步伐蹣跚的老朽、跨越河流全身濕透受寒的婦女,還有長時間沒吃飯嚎啕大哭的小朋友,全部擠在泥濘不堪、幾乎被水淹沒的田埂走道上,徒步跋涉十天半個月,逃離發生在若開邦的慘忍殺戮。

無國界醫生組織(MSF)在2017年12月的報告顯示,同年8月至9月間,保守估計就有6700名羅興亞人遭到殺害;路透社甚至在2018年2月公布的調查報導中,明確地指出羅興亞人遭到緬甸軍警有組織性的屠殺:照片中的十位羅興亞人雙手揹在頸後,臉上滿是恐懼,而下一張照片就是全部遭射殺倒在挖好的土坑中,準備掩埋。

「那時候到處都是屍體,真的很恐怖。」年事已高的穆罕默德因為中風的病史,曾經導致右半部的身軀癱瘓,現在說話時都會有口吃,相當吃力。穆罕默德家族共12個人花了14天跨越邊境,最後抵達人數最多的庫圖帕朗難民營(Kutupalong refugee camp)並安頓下來。這個由竹子跟防水帆布組合而成的避難所座落在黃土小山丘上,從高處往下看有如一個超大型的帳篷露營區。但因為孟加拉多雨,可以想像雨季來臨時造成的土石流跟坍方絕對是難民無法想像的另一個惡夢。

庫圖帕朗(Kutupalong)難民營。(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庫圖帕朗(Kutupalong)難民營。(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穆罕默德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他必須離開他一手建立的家園。他曾靠做生意存錢買了一艘小型客船,藉由接送實兌(Sittwe)到若開北方的旅客賺錢,讓家人可以過得比較舒適,並且還有能力讓子女們接受教育,甚至到大學讀書。但在這十幾年裡,親人一個個出走,一直堅持待在家鄉的他,最後也被迫帶著全家大小踏上逃難的路。

而這些暴行和令人心碎的故事透過羅興亞倖存者帶出來,還有國際媒體調查報導也讓緬甸面臨排山倒海的國際壓力。但曾被譽為人權鬥士的緬甸政府領袖翁山蘇姬因為絕口不提羅興亞人的態度,甚至一再迴避、不承認若開邦發生大規模迫害的事實,讓世界對於這位諾貝爾和平獎桂冠得主感到失望至極。

鄰國孟加拉在幾個月內湧入超過60萬的羅興亞難民,讓原本就人口過多的孟國感到吃不消。光是穆罕默德家族暫居的庫圖帕朗難民營就容納了超過30萬的難民,大量的外來人口除了讓孟加拉居民感到困擾之外,不滿的聲音也漸漸出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