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終戰70年》香港索賠日本軍票賠償了無期

2015-08-14 14:30

? 人氣

熬過大戰的林彥斌現在有八個孩子。(BBC中文網圖片)
熬過大戰的林彥斌現在有八個孩子。(BBC中文網圖片)

索賠之路

1945年8月15日,日皇裕仁宣讀《終戰詔書》,抗日戰爭結束;8月30日,英國皇家海軍少將夏愨率隊重返香港;9月16日,夏愨少將代表中國戰區及英國接受香港日軍投降,中國代表潘華國少將等見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林彥斌向BBC中文網記者憶述:「一聽到廣播說香港和平重光,那時候大家都很開心。」

「但是大家喊著說:糟糕了,那些軍票怎樣換回港元來呢?」

「沒有人知道怎辦。日本人拍拍屁股就走了,英國人也不管。」

就在1945年6月19日的那次殖民地部會議上,與會官員認同一旦英方決定不兌換軍票會讓香港民眾承受「一些艱苦與困難」,但同時認為要補償這些人的苦難而又不去理會他們有否持有軍票「並無務實的折衷辦法」。

再者,會議認為,英方承認香港軍票「幾乎肯定」會變相讓那些配合日軍的人得益。

日本大藏省(今財務省)於當年9月16日宣佈所有軍票作廢,夏愨少將組成的香港軍政府其後宣佈禁止軍票流通,恢復港元的法定地位。像林彥斌一家這樣的香港人頓時現金財產盡失。

日軍佔領香港三年零八個月後,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日軍佔領香港三年零八個月後,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每逢中國與香港的重要戰爭紀念日,香港索償協會都會出現在日本領館前抗議。
每逢中國與香港的重要戰爭紀念日,香港索償協會都會出現在日本領館前抗議。

《香港軍票與戰後補償》一書中引述日本銀行(央行)調查局1974年出版的統計資料指出,香港軍票總發行量達19億元,其中7億元戰後先後被日軍和英方收回銷毀。

換句話說,戰後流落民間的日本軍票共達12億。按照日本香港佔領地總督部的最後兌換率,共值48億港元。

1951年,包括英國、美國等同盟國在內的48個國家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中國則沒有參與。這份條約其後被東京引用為同盟國放棄對日本索賠的證據。

1993年,日後出任日本國會眾議院議長的土井多賀子協助香港索償協會,於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東京地院最終在1998年裁定協會敗訴,其後的上訴也維持原判。法院提出的理由除了日本尚未訂立賠償法外,還有日本政府引用《舊金山和約》所作的辯護。

索償並未因此停止。林彥斌向BBC中文網記者展示他手上的軍票時不忘指出,票上印著「此票一到即換正面所開日本通貨」的字樣。

香港索償協會主席劉文對BBC中文網說,香港政權移交後,他們透過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向北京政府請求協助索賠,其後時任中國駐日本大使王毅就此與日本交涉,但是至今毫無結果。

協會一直會在中國抗日戰爭重要戰役的紀念日或聖誕節到日本駐香港總領事館抗議,另一個抗議地點是三菱東京日聯銀行的香港分行。

劉文解釋說,這是因為當年香港的軍票是由橫濱正金銀行發行。這家銀行後來經過盟軍命令解散與資產併購,成為今天三菱東京銀行的一部分。

三 菱財閥本身也在戰後被瓦解,各三菱企業如今只以邦聯式結盟共享商標與「三菱」商號。儘管如此,一些曾經在二戰期間使用中國、朝鮮半島奴工與盟軍戰俘的三菱 企業產業最近成功申領聯合國世界遺產地位,以及三菱綜合材料公司先後與美國戰俘和部分中國奴工達成道歉、和解協議,也引起了香港軍票索償社群的關注。

曾在香港發行軍票的橫濱正金銀行是今天三菱東京UFJ銀行的前身。
曾在香港發行軍票的橫濱正金銀行是今天三菱東京UFJ銀行的前身。

劉文說:「三菱公司已經向中國奴工道歉賠償,所以三菱也應該向香港市民賠償和道歉。」

1994年,日本國會通過決議,決定根據通脹等因素,向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籍日本兵賠償拖欠軍餉、軍郵存款等「確定債務」,賠償比率定於原面額的120倍。

香港索償協會認同可以此案例作為對香港軍票的賠償基礎。由此計算,協會代表家庭所持有的5.4億日元軍票將值65億現代日元,也就是4.05億港元(5.2億美元;3.34億元人民幣)。

要是按此索賠成功,林彥斌手上的軍票就能換得74.7萬現代港元。只是老伯覺得,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很固執」,這讓軍票索賠者感到茫然,賠償軍票損失「未有了期」。

「最好是在我有生之年能兌換回來,我會非常非常開心。我也許會去日本花錢。」

(責編:蕭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