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蛋的代價》開發的兩難:除舊布新不留一點過去 台北還是台北嗎?(7-7)

2015-07-31 21:30

? 人氣

大巨蛋的興建,面臨城市發展與文資保存的價值爭議:到底要給民眾一個可供觀賽的4萬人場館?還是在市中心保有一片森林?顯然,在台北市信義區的黃金地段,商業開發終究還是戰勝了由老樹群、松菸古蹟營造出的珍貴文化環境。但台北真的需要一顆大巨蛋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身為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文資委員的郭瓊瑩,也是文化大學景觀所所長,談到都市發展與文資保存的大抉擇,她認為,政府在做規劃時,並沒有以「文化景觀」的大環境思維來保存文資,在台灣僅能看到一件件歷史建築孤零零地矗立在城市中,龍山寺旁是商圈、林家花園對面是鐵窗,而松菸古蹟更緊臨將它完全遮蔽的大巨蛋,背後代表的都是台北缺乏「整體保存」的都市規劃思維。

20150504-大巨蛋、松菸-蘇仲泓攝
大巨蛋拔地而起,遮蔽了松菸古蹟(右上角)。(資料照,蘇仲泓攝)

「每一個城市都要有自己的性格」,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認為,生存在都市中的人們很容易被現代化的過程掌握,似乎現代化就是處處是市中心的商店街,但台北城並不需要這麼大的生活機能,處處是市中心的結果,使得現有的文化氛圍消失,他認為,至目前為止,台北還是有文化氛圍的,但若多出現幾個像松菸一樣被現代化占滿的地方,屆時台北還是台北嗎?

被商場包覆的大巨蛋 「設計可以再謙虛一點」

談到大巨蛋文化園區,郭瓊瑩的第一個反應是「設計可以再謙虛一點」。她含蓄地以此指稱大巨蛋旁邊包覆的商場太多,但也無奈地表示,「台北市的可用土地不多,每個當選的縣市首長都想要有大型建設,倒霉的就是古蹟。」她簡單點出都市建物背後多少承載了首長的政治目的。

郭瓊瑩指出,「都市保存(urban conservation)」是現代國家應該要走的路,街道紋理本身也是一種歷史,「古蹟不是保存房子,是保存那個年代的意義,讓生活可以延續」。她提到「場所感」,就像台南成功大學校園中的老榕樹,已經成為成大的標誌性景觀,而信義區的松菸老樹就相當於成大的老榕樹。環境律師詹順貴則提出「友善選址」的想法:若真的免不了要蓋巨蛋,是不是非得蓋在交通繁忙的忠孝東路四段?

然而,不可否認的,多數市民仍對移樹、保存古蹟無感,郭瓊瑩認為,政府應當做到讓市民有感,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將一切價值換算成價格。舉例而言,當人發生職災,會去計算因受傷無法就業的損失,同理,一棵樹經計算其生態、景觀、為人類帶來乾淨空氣而省下的健保費等社會總效益,約為600萬元,當移植或砍伐時,也應當要向開發商收取「綠色會計」,以達到生態補償的功效。以松菸遭移植的上千棵樹換算下來,市庫至少可獲得60億的綠色帳,相當於每年市政總支出的4%,這就是台北市民無形中損失的巨額資產。

文化氛圍存在於無形 房價告訴你它有多珍貴

劉益昌同時身為北市府的環評與文資委員,擔任過六輕環評、南港瓶蓋工廠文資審議工作,他認為,松菸森林是信義區一片鬧中取靜的文化空間,如今變成現代化的大型體育園區,市民失去的是不可復得的文化氛圍,他感嘆,文化不像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可以靠物種培養來保育,松菸的歷史文化空間如今已蕩然無存。

文化的消失,對朝九晚五上班的小市民有什麼差別呢?劉益昌反問,我們為什麼羨慕日本、歐洲的生活品味?因為文化是種氛圍、是感覺,存在於無形,若要將氛圍轉換成數字,唯一可以被明確量化的就是房仲會告訴我們,大安森林公園邊的房子每坪要價200萬元,因為環境舒適,人人搶著要。劉益昌點出了大家都想要文化氛圍,但平時卻對文資保存不甚在乎的矛盾現象。

台灣將《文化資產保存法》列為特別法,優先於《都市計劃法》、《建築法》等普通法,文資會與環評會議的決策地位,也遠高於其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決策,顯見台灣有歷史保存優先的法律思維,但在執行上,政府真的落實了嗎?城市中一棟又一棟建築持續凌駕環境、文資,大巨蛋就是其中一個經典案例,南港瓶蓋工廠中硬開一條道路也是一個,數個歷史眷村又會如何被對待,不得而知。

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我們對這片土地,可以從磨刀霍霍的「都市開發」,轉念為與歷史、環境共存的「都市保存」思維,而這一點,領導者絕對責無旁貸。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彥喬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