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昌專文:福佬人的父系─「閩南人」

2015-08-01 06:30

? 人氣

「百越」之百,言其多支,在浙江有「甌越」,在福建有「閩越」,在廣東、廣西有「南越」(「粵」即「越」)。今之越南北部也是越人之地,我在越南河內的博物館就看到他們古代自稱為「大越王國」。所以「越南」的「越」,其來有自。越南北部住民和廣東、福建、浙江以及台灣居民一樣,都具有濃厚的百越血緣。所以來自越南北方的越南新娘,血緣也與泛稱的台灣人其實相去不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浙江的百越,也就是句踐的越國,後來為楚國所滅,成了楚國的一部分,算是漢化最早的百越分支。

閩越古城遺址。(東南網)
閩越古城遺址。(東南網)

廣東、廣西和越北的越族漢化也比福建越族早。秦滅六國(公元前二二一年)之後,不久(公元前二一九年)越過南嶺征服今廣東、廣西、交阯(越南北部)的南方越族。秦亡後,公元前二○三年,本是秦國將領的趙陀自立為王,號「南越武帝」,南方的越族之國也。趙陀本來就是漢人,又有秦朝時派去的漢人駐軍,所以早有大批漢人移民。南越國一直到公元前一一一年漢武帝之時,才併入西漢版圖。

福建人的母系是百越 父系是漢人

越族中漢化最晚的,則是福建的「閩越」。閩越雖於公元前二二一年也被秦始皇入侵,廢了閩越王「無諸」,置「閩中郡」。但後來無諸力助劉邦打敗項羽,劉邦再封無諸為「閩越王」。於是「閩越」復國,雖是漢的屬國,但不是屬地。漢武帝時(西元前一一○年),無諸後代「余善」造反,被漢武帝派軍入閩擊潰,位在現今福州的都城焚毀。此後,漢文化及漢人統治體制才正式進入福建,但限於閩北的閩江一帶,而不及於閩南,閩南仍為無漢皇朝的「化外之地」。但「百越」一詞從此消失在漢人典籍。

一九五八年,福建武夷山市「閩越古城」出土,長八六○公尺,寬五五○公尺,總面積四十八萬平方公尺,是百越文化遺址,不屬漢文化。

公元二○六年,吳國孫權在閩地設「建安郡」。西晉的司馬炎於二八二年將建安郡分為建安、晉安兩郡。建安郡治設立今福州,「福建」之名由此而來。而「晉安」則逐漸演變為今之泉州「晉江」。閩南地區雖然在西晉時設郡,但要到五胡亂華後的東晉才真正開發。

最早有全球化觀念的漢人

五胡亂華(三○四~四三九年),東晉南遷,「八姓入閩」,而這八姓就是指林、黃、陳、鄭、詹、邱、何、胡)。八姓入閩在原先「閩越」的都城之地建立「福州」。所以福州市民,姓林(林覺民、林則徐、林徽音),陳(陳寶琛、陳冲),黃,鄭(鄭南榕)佔一半以上。泉州之地,初步開發在晉,「晉江」之名由此而來。但因偏南,漢人來得少,要到隋文帝開皇九年(五八九年),才設立「泉州」。宋元年間,泉州是東方第一大港。至於更南方的漳州,則要一直等到唐高宗時代,河南固始的鷹揚將軍陳元光領軍南下平亂,並於六八九年設置「漳州」,後來軍隊落籍漳州,陳元光被尊為「開漳聖王」。那時漳州大概是殘餘越族的最後棲息之地,雖然早已沒有「越」的稱呼了。也因此,漳州、泉州保留了最多的唐朝文化,包括唐音與南管等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