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垃圾與他們的產地》選摘(3)

2018-11-11 05:10

? 人氣

對購物一直持續有衝動性的人,並不一定是衝動控制差,他們往往在工作上還是可以很賣力,甚至也很有行動力或創造力,但問題就在於「快樂」跟「幸福」的來源,很大部分跟物品是連結在一起的。(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為何擁有比以前更多的錢,可以買更多東西,卻無法感覺更快樂呢?(資料照,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我們花在公民參與和社群建立的時間也變少了。在《一個人打保齡球》(Bowling Alone)一書中,哈佛教授普南(Robert Putnam)按照時間順序,記載了人民參與社會和公民團體的遞減情形,研究範圍從保齡球聯盟、父母教師協會,到政治組織都有。我們把自己搞得朋友跑光光、守望相助的鄰居變少,社區變得不穩固,而且對自己在民主政治系統裡扮演的角色,也幾乎漠不關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弄到最後,我們的社區沒辦法像以前一樣那麼緊密。現在,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找不到可以訴苦的對象;這個數字是1985年的兩倍,根據當時的報告,在社交上感到孤立無援的人少多了。除了情感支持減少外,連物流上的支援也乾枯了:要是你需要保母、有人幫忙搬家、搭便車去機場、生病的時候叫外送、出外旅行時候有人能幫你收信、遛狗、澆花,或是找一群球友一起打籃球、壘球、或玩撲克牌,那你可能沒那麼走運。大家都愈來愈忙,也(或者)把自己搞得太孤僻,做不到這些事情。那既然我們還是免不了這些需求,市場就趁隙而入,填補這個空隙。現在,我們可以請人照顧寵物,遇到分手低潮可以請人輔導,也可以請人搬東西。我們付錢請人帶小孩、辦活動來娛樂他們。我們還可以買電腦遊戲,和模擬對手一起競賽。這就是商品化在作怪:把過去曾經是公共的設施、鄰居間的活動、或朋友扮演的角色,轉變成可以私下購買的東西或服務──也就是商品。

系統思考者常說到正回饋環路(positive feedback loop)──問題帶來的影響,會加重原本的問題。比方說,全球氣溫上升,冰帽融化,地球就更難靠冰帽來反射掉雪地上明亮的陽光,所以全球氣溫又升得更高。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我們「融化中」的社區。以前,我們有鄰居、朋友和公共設施,彼此免費幫忙,現在我們卻得更努力工作,才買得起這些失去的服務,所以我們的壓力就變得更大,更難對社區有什麼貢獻。真是愈沉愈深啊。

幾乎所有我們找得到、用來測量社會進步程度的指標都顯示,就算過去幾十年來經濟持續成長,但情況卻對我們愈來愈不利。在美國,肥胖已經到達最高紀錄,二十歲以上的成人,整整有三分之一是胖子,而六到十一歲的孩子中,也有將近20%的小胖子。一份2007年的報告透露,2003~2004年間,青少年自殺的比例增加15%,這是十五年來,單年增加幅度最高的。2005年,憂鬱症患者是1945年的十倍。1994年到2004年間,抗憂鬱藥物的使用量增加了三倍。現在,有高達四千萬美國人對自己家過敏──對油漆、清潔產品、處理過的木頭、壁紙,以及塑膠裡的化學品過敏。我們晚上的平均睡覺時間,比1900年少了20%。美國人的工作時間比其他工業化國家的人都還長。個人消費者的負債已經增加為收入的兩倍。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2005年美國人積欠了大約8320億美元的信用卡債,而且預期到2010年,數字會瘋狂激增到1.091兆美元。平均每個持卡人大約有5,000美元的卡債(2010年預計會到將近6,200美元)。除了入不敷出以外,我們的國家還面臨很多破壞性的問題,像收入不均、貧窮、無家可歸的遊民、飢餓和缺乏健保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