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春看課綱:黑箱‧異端‧互相洗腦?輪流洗腦?

2015-07-29 06:30

? 人氣

棄養神木成為一條完全不曾引發任何迴響和爭議的新聞,然而這也只是蓄積多年了的憤慨所形成的一個荒誕反撲。如果我們以同樣的標準去檢驗蔣政權早年的作為,會看到一個猙獰而悲慘的真相:那就是口口聲聲以台灣為「中華文化復興基地」的當局早就開始了它對中華文化的割裂、侵奪與縮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讓我們再把歷史的視域從1998年的神木林中向回推展34年。1964年11月20日,金門前線的駐守部隊(番號5409之2)在蔣的授意之下,發起了一個「毋忘在莒運動」,台灣的全民政治運動才和中國歷史文本產生了聯繫。

「毋忘在莒」字面上的意義是「不要忘記當年在莒城的日子」,這原本是西元前七世紀春秋時代齊桓公的臣下鮑叔勸諫齊桓公的話,提醒他不要忘記過去不得志時的困苦。但是蔣和他的宣傳機構卻誤會了(或刻意錯用了)這個典故,以為「毋忘在莒」是西元前三世紀齊湣王時代、將軍田單以僅餘的兩座城池(其中之一便是莒城)為基地,「反攻復國」、擊敗了侵略者燕國,收復了失土七十餘城的故事。

這個運動在稍晚的1965年4月8日成為一項擴大的運動。國民黨從此不斷地搜尋中國歷史上「以寡擊眾」的成功事例作為它現實處境的隱喻,試圖藉之以鼓舞在地理、資源、人口乃至軍事硬體等各方面都遠遠落後中國大陸的台灣「復興基地」上的人民。

誰當權,誰就革文化的命

1967年,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武鬥升高,從這場外界稱為「浩劫」之中一系列的運動看來,不論是擁毛的造反派、或者是造反派所聲稱的當權派(又稱『走資派』、『投降派』等)都會使用的一項謀略便是「文本符號的任意翻轉」;質言之,也就是將一段文本(text)從原先的上下文(context)之中割裂、抽離,然後編入另一個上下文中,使之看來產生了全新的意義。這是文化大革命這個運動在權力鬥爭之外,更為深層的、扭曲歷史現實、迎合特定史觀的核心手段。

文革給予蔣及國民黨政府一個方便的機會。7月28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正式成立,會長由蔣親自擔任。在蔣的構想裡,「文化復興」與「文化革命」的對比是有其非文化的政治意義的。國民黨政府亦力圖透過此一對比向國人和國際社會宣示:台灣固然處於一「政治偏安」,卻是「文化正統」的地位。

固然台灣當局在蔣執政的時代一直未曾出現有如「文化大革命」那樣藉由無所不在的文本材料以整肅異己的政治鬥爭,但是「毋忘在莒運動」所示範的,和對岸的文化大革命一樣是「文本符號的任意翻轉」。

無論蔣本人是否知道錯用了典故,在他的視野之中,一個文本(田單以寡擊眾復興齊國)也必須從它的上下文中割裂、抽離,所以田單日後投奔趙國(不忠於齊)的結局不必為大眾所周知,作為一個活生生的個人田單,以及像「少康中興」、「勾踐復國」這一類有過以寡擊眾而成功的事例的主角;都在進入國民黨制定的歷史之中遭到縮減,與其所繫身的上下文本澈底斷離。台灣當局亦不可自免地假設它所制定的文化材料的「理想讀者」是一種在某種程度上必須保持無知且不探索的庶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