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不平衡的擴張,提防景氣「未紅就藍」的風險

2018-11-02 07:30

? 人氣

這波景氣擴張主要由出口扮演主力,圖為台北國際電腦展。(資料照片,蘇仲泓攝)

這波景氣擴張主要由出口扮演主力,圖為台北國際電腦展。(資料照片,蘇仲泓攝)

上周國發會公布9月景氣燈號,由綠燈轉為黃藍燈,國發會說顯示當前景氣雖續呈擴張,但力道漸緩。這話沒錯,而且除非G20峰會後,中美貿易戰有意外又「和樂」的結果,否則這個「力道漸緩,風險漸增」的趨勢不會改變,雖然未必會是硬著陸,但對景氣可能進入收縮期仍必須特別注意─本周才公布的經濟成長率已隱約透露此風險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的景氣循環都相當「道地」,從景氣的高峰到谷底走一回,景氣燈號也同樣看得到由代表「過熱」的紅燈到綠燈、再降到代表衰退的藍燈,算是完整的走一遭。雖然多年下來,隨著經濟與產業結構改變,外界質疑燈號已難反應真實景氣狀況,不過政府對景氣燈號的內涵亦有所調整,因此燈號仍被認為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以台灣經濟循環來看,過去已出現14次明顯的景氣循環─第14次景氣循環的谷底就是在2016年2月,2016年5月蔡政府上台正好是第15次景氣循環的擴張期,確實算是鴻運當頭。不過今年以來景氣燈號「閃爍不定」,幾次來回綠燈與黃藍燈之間,顯示雖然有總統「現在是近20年來最佳景氣」的金口助陣加持,但經濟成長力道確實弱,別說完全無過往一樣從綠燈上飆到黃紅燈、紅燈的強勢勁頭,甚至連代表景氣正常擴張的綠燈都站不穩,三番兩次的摔下去。當然,正面看是好歹未反轉直下藍燈區。

不過,從第14景氣循環谷底為2016年2月,之後即是擴張期,至今已32個月;以過去的經驗而言,擴張期大概在35個月左右─如第14次循環的擴張期為33個月,第13與12次循環的擴張期為37個月,因此,這次(第15次)的擴張期顯然已接近盡頭了。

而展望未來風險確實不低;中美貿易戰對經濟與金融市場的壓制與負面效應在發酵中,雖然外界認為(或只是期待)11月底在阿根廷舉行的「G20峰會」中,中美領導人習近平與川普能透過「川習會」,化解貿易戰;但消息也指出,如果屆時中國不讓步,川普就會對尚未列入清單的26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貿易戰會進一步升級。結局如何,無人能知,因為沒有人能預測川普。

台灣當然難以自外於這波貿易戰與因之而來的金融市場震盪;如果月底中美能握手言和、化解貿易戰,可望市場會有慶祝行情,經濟的衝擊亦可望減緩;但如結果是戰爭升級,這波景氣循環大概就算是過了頂峰,開始進入收縮期。至於到底是能實現軟著陸還是要硬著陸,則要看政策應變與大環境變化。

至於為何這次景氣循環難以「見紅」,一顆紅燈都亮不出就可能要進入收縮期,出現「未紅就藍」的景氣循環,除了一般所謂的「新平庸時代」的解讀外,國內經濟各部門間的「不平衡」性也是主因。過去景氣擴張期,各部門、領域可以彼此牽連帶動一起往上走─出口好讓民間投資增加、內需變熱、再讓房市旺、然後又回頭帶動投資…,彼此拉抬後很容易就上頂峰見紅燈。

但這波擴張期,幾乎是由全球景氣強勁復甦帶動的出口掛帥,成為支撐經濟的主力,其餘部門都相對平淡甚至偏冷:民間投資在零成長率上下,內需平淡小幅成長,房市未脫價跌量縮的空頭市場,股市雖然在萬點上駐足1年多,卻已無法如過往一樣,因股市走高熱絡,為經濟體帶來強大的財富效應(投資人都覺得賺到錢變富有而更願意花錢消費)。

本周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經濟成長率已有徵兆;相較過去每次公布的經濟成長率是高於原先預估,這次公布的第3季成長率為2.28%,較8月預測數(2.36%)減少0.08個百分點,與去年第2季的2.28%相同,也是這幾季的低點;民間消費成長率1.9%亦低於原預測的2.31%,唯一可告慰的是資本形成成長17.46%,但主要是半導體帶動,其它投資表現仍待加強。雖然數字差距小,但是否代表經濟已過頂峰值得注意。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波循環在擴張期峰頂,民眾感受也不強,甚至看到從台北到中南部都會,不少菁華商業區掛出招租轉讓招牌。這種「不平衡」的發展如無法匡正,長期而言,對台灣的經濟、社會都是負面影響。政府除了提防景氣「未紅就藍」的可能風險外,對內部的「不平衡」發展亦應設法改善,不要讓「經濟數字漂亮但全民無感」成為未來的新常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