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鵬程專文:道法能開頃刻花,文字難度盲信眾

2018-11-06 05:50

? 人氣

分裂,顯示了我的理念與作法不僅在社會上有爭議,校內也同樣。但此中大多非口舌所能爭,只能靠時間來驗證。例如我首創大一大二不分系,北大二00一年才開始跟進;我辦生死學、殯葬管理,誰不報以異樣眼光?我發展人文管理,批判企管學科,管理學出身的教授們又怎能沒意見?至於通識教育、書院精神,當時以為異端,疑於復古,如今誰不提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即所謂君子之道,闇然而日彰。但當時疑義蓬滋,形成分裂,勢所必至。分裂後,一部分人與我北上宜蘭,繼續辦學。

佛光籌辦,本來早在一九九三年。因校地取得不易,山體坡度又大,邊坡處理、水土保持、汙水回收、道路、涵管、橋梁之建設等都極困難,所以只能先期在嘉義辦出了南華。如今我稍騰出手,乃回頭將之建起。〈北行〉詩曰:「奔南走北若雲移,流水生涯祗自知。誰與楊朱悲岔路?未隨鉅墨染烏絲。因循中道添遊興,澹蕩荷風起退思。見說蘭陽飛海霧,往收日月鑄新詞。」

20181029-佛光大學。(翻攝自Google Map)
佛光大學。(翻攝自Google Map)

開學時仍只兩棟樓,一以我書房雲起樓命名,一齋舍名雲來集,冀學士文豪如雲來集也。校在礁溪鄉林美山上,雲深霧繞,若登仙都。下瞰蘭陽平原、龜山島,晨面朝暉,夕見星斗遍布腳下。陳來兄曾許為臺灣最勝景,而其實乃十載經營所致。

我與同仁日夕講論於其間。文酒相從,尤勝南華。楊國樞、許倬雲、毛漢光、宋光宇等由中研院來;謝劍、黃維樑、黃德偉等由香港來;陳捷光、高行健、周春堤、馬森、王孝廉等由美國、加拿大、日本各處來;大陸則有李明濱、金春峰、曹順慶、邵東方、任定成、王寧、王駿等。皆喜得講學之樂而擁皋比焉。

學校由文學所博士班開始,兩年後才辦大學本科。是精緻性研究型大學,師資、課程、圖書在全臺都很有競爭力。且生氣勃勃,創意不斷。因此,兩年後教育部又諭令改制為大學。這期間,新學科主要是生命學與未來學。但文學、藝術、宗教之類,看起來老的學科其實也很有新意。故一時觀聽,頗為震動。

可是真正震動社會的,是我的辭職。

那時因開始招收本科,學生大增,校舍建築之壓力甚大。蘭陽多雨,山中施工狀況又不穩定,怕新學期房舍不敷使用。我與王明蓀、郭冠廷、林信華等人特地跑了一趟內蒙,採購了一批蒙古包。假若教室建不及,就把蒙古包架在山坡草地上,讓學生在那兒上課、辦活動。

恰好教育部鼓勵開設多元文化課程。乃又以此為契機,申請舉辦「蒙古文化週」,開了一些課程。蒙古歷史、禮俗、文化、宗教等各有講授。不僅獲得了幾百萬補助,並得到了政府蒙藏委員會來支援講師、服飾及一團藝人。他們來學校搭起蒙古包,示範蒙古式唱歌跳舞、烤全羊。全校師生大樂,玩得很嗨,電視臺也跑來報導,認為很有創意,開展了多元文化互動。藍天白雲下,蒙古包如一朵朵白蓮花,綻放著和諧、喜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