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回家」成為負擔:街友師傅替弱勢家庭修房子 萬華工班讓窮人重新站起

2018-10-30 08:20

? 人氣

「能帶朋友回來一起窩在房間裡面玩、有時候關在自己房間思考,這些事情,對某些人來說其實很奢侈……」(起家工作室提供)

「能帶朋友回來一起窩在房間裡面玩、有時候關在自己房間思考,這些事情,對某些人來說其實很奢侈……」(起家工作室提供)

10坪房間擠進癱瘓爸爸與4個孩子、單親爸爸和國中女兒擠一間房──在這樣的家,真能好好休息嗎?2016年,組織一群街友師傅的「起家工作室」專案於萬華啟動,募集擁有專業卻一度困頓的師傅們替經濟弱勢家庭修房子,談起為何會有這個工班,2年來服務於起家的前專案經理許哲韡說,是為了讓貧窮家庭也能儲備有好好休息、迎向每一天生活與挑戰的動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要讓『住』變成一種負擔、一種對自己的消耗,至少我不會覺得睡在我客廳是一種負擔、一種消耗……能帶朋友回來一起窩在房間裡面玩、有時候關在自己房間思考,這些事情,對某些人來說其實很奢侈……」

2年來,起家服務過的貧窮家庭各式各樣,漏水、樓梯爛掉只是基本款,更難解的是如何在小到不能再小的家,撐出讓一家多口安身立命、好好休息、進而好好思考跟進修的空間──當「回家」成為一種負擔,想改變困境絕對難如登天,起家2年來看過的人生百態或許正是貧窮家庭為何「一路向下」的無奈根源,而起家想做到的,是提供他們一個「轉機」。

(起家工作室提供)
當「回家」成為一種負擔,想改變困境絕對難如登天,而起家想做到的,是提供他們一個「轉機」。(起家工作室提供)

當「回家」越睡越累:堆滿雜物又漏水、一家6口擠10坪、單親爸跟女兒睡…

起家工作室係以募款為主力來支付師傅薪資與弱勢家戶修繕費用的工班,從起家成立以來一路跟師傅們合作的許哲韡說,像起家這樣的工班比較像「稀有資源」,會找上起家的弱勢家庭無力支付一般工班的費用,可能透過里長或社工轉介,這時許哲韡第一步工作便是去判斷環境。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難題,有些家庭也是曾經富有過、對家具還有一絲講究,但許哲韡通常看到的狀況是:

「有塑膠板凳可以用就不會出現木板凳,有塑膠椅就不會出現好的椅子,他們用最低品質過生活……家裡可能有3台電視、4台電視,但只有一台可以看,其他都是壞的、撿回來的,看不到什麼奢侈品,可以從他生活看得出來滿拮据的,沒什麼閒錢可以享受生活……」

(起家工作室提供)
「能帶朋友回來一起窩在房間裡面玩、有時候關在自己房間思考,這些事情,對某些人來說其實很奢侈…」(起家工作室提供)

更大的共通點是空間不足。許哲韡舉例,他碰過一個沒有低收入戶身份的家庭,父親原本在工廠上班但因為中風延誤送醫變植物人,甦醒後無法自理生活、只能躺著講話,母親必須24小時照顧父親,2個孩子有工作但收入不高,一個孩子跟親戚住、還有一個讀國中的──這些人,全擠在10坪空間裡。

10坪隔成2個房間,馬桶沒有水箱、整個房子堆滿雜物、漏水,一家6口就過著這樣的生活。「其實東西沒有非常多,只是空間太小、很擁擠、所以看起來非常多,在那樣的空間他很不舒服……」那個家,擠到只剩下睡覺的功能。

另一個一家3口的案例是80多歲阿嬤、60歲爸爸、國中生女兒的組合,小小屋子只有兩個空間,一間睡阿嬤,一間爸爸跟女兒一起睡,還在求學的少女連自己的床都沒有,更不用談自己的書桌了──當「家」只剩下睡覺功能、連電腦都不夠放、甚至回家睡覺只會越睡越累時,這些家庭的年輕人想翻身,便遠比可以放鬆「回家」的年輕人來得困難。

(起家工作室提供)
(起家工作室提供)

當師傅成為無家者:工廠外移失業、親人驟逝、月賺5萬都用來麻痺疼痛…

許哲韡也在起家的師傅們身上看見不同的難題。談起起家當初如何找齊師傅組成工班,許哲韡說是透過社工在街頭找的,社工陪伴無家者時若聽到對方曾經有相關專業,便可能介紹對方到起家。

來到起家的師傅,許哲韡說窮一輩子的也有、曾經有錢過的也有,學歷有高也有低,他們不是沒有專業,只是人生無常──一位師傅因為碰上工廠外移失業、做路樹工人的父母颱風天外出被落石壓死,他一個人飄泊回台北時已經50多歲了,沒有家庭、沒有動力站起來,就此成為無家者。

一樣都是做工,不同專業也有差:「泥水跟木工要流浪有點困難,如果技術到一定程度,要存好幾桶金不難……」即便擁有專業,每天工作的疲憊也讓一些師傅不得不花大錢麻痺自己,一樣都是賺5萬,他們花錢方式跟中產階級完全不一樣:「他可能每天需要很多東西來麻痺自己疲憊的肉體啊怎樣的,他們可能選擇會非常少……我還可以在家看MOD不用花錢,我覺得我精神富足很ok,但他可能沒辦法,非得要跑去茶室。」

起家的師傅們通常不太願意談自己的過去,「他不可能在跟你談專業之前就把標籤貼在自己身上,幾乎每個無家者都會講『我跟他不一樣,我不是那些放棄自己、沒有自尊的人』,變成說你很難去問他說之前發生了什麼……」許哲韡說,就連帶著師傅到弱勢家庭修繕,也要謹慎去說明師傅們的街友身份。

只是,無論過去、無論因為何種原因貧窮、無論現在生活如何,一個工班要的就是師傅的專業能力,而當一度失去生活動力的師傅遇上一個需要轉機的弱勢家庭,許哲韡說,那將成為一個「動力系統」,讓所有人的日子都動起來。

「每天把生活打理好出去迎接下個挑戰,這是他們能不能翻身的關鍵」

為何弱勢家戶必須修繕,許哲韡說,這關乎到未來翻身的可能性:「這些軟硬體的改善會關係到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想像,每天怎麼把生活打理好、出去迎接下個挑戰,這是他們能不能翻身的關鍵,他們能不能好好休息『再生產』,我想在這地方(起家)讓他們可以有相應的資源。

雖然空間一樣只有10坪,如果能有效利用,也能更舒服地生活,而修繕過程最重要的是溝通:「溝通後把生活的想像講出來,他的困境也會講出來……聽全家人的意見,一樣是10坪怎麼更有效利用、會漏水的處理好、佈局基礎上能否有點改善,這樣全盤去思考。」

把空間變大變舒服的技巧很多,許哲韡舉例,把燈具換成坎燈就有挑高天花板增加空間的效果、在家前面裝個IKEA吊燈看起來就像咖啡廳,堆滿雜物的倉庫清理好就可能多隔一個房間出來,若是碰上有身障者的家庭,就是把一切收納空間垂直規畫、神桌也往上架、讓輪椅可以順利移動──「收納這事真的是最難的,牽涉到最多思考上的盲點。」許哲韡說,他也是邊做邊學的。

(起家工作室提供)
把原本堆滿雜物的倉庫隔出來,就成了少女的房間(起家工作室提供)

跟一般工班比起來,起家還面臨一個高難度挑戰──一邊施工的同時,也必須讓弱勢家戶繼續住在原本的家裡,不可能叫他們去住旅館:「一家6口如果每天5000,住兩個禮拜豈不是瘋掉、比裝修費用還貴!斷電斷水當天一定要接回去、把燈拆掉了一定要裝臨時燈,這些事情絕對不能省……所以有時候比較卡,師傅只能用7–80%的速度做,每天把他變成工地再變回住家。」

只是辛苦終究值得,例如前述一家6口個案,許哲韡還替孩子們弄了二手筆電,原本想在家裡做文書作業但沒筆電沒空間的年輕人們,就此有了小辦公空間,那個家不再只是睡覺的地方,還做到了許哲韡所謂的「再生產」功能,給年輕人們翻身的轉機。

給弱勢家庭也給師傅們轉機:他想去修補人家的生活,做出對人家有用的事…

起家不只給弱勢家庭轉機,也給師傅們轉機,他們可能一度失去生活動力,但在工作找到成就感,例如就曾有位水電師傅自告奮勇幫忙弄一點木工、一點泥水,「像裝馬桶,他把馬桶拆掉後叫我去買沙跟水泥,把底座重新做起來再把馬桶安上去,而且超快,4個小時就做完──他有需要做到這樣嗎?他如果是一般水電工,他會說『這我沒辦法』就走了!」

當師傅們知道弱勢家庭的故事,也可能在過程裡彌補人生遺憾。例如,若是今天一個拋家棄子的中年男性師傅碰上媽媽帶小孩的單親家庭,許哲韡說:

你可以看得到他很積極,他想去修補人家的生活,做出對人家有用的事情,他想藉由這樣的工作讓人家不要經歷到比較慘、比較辛苦的狀況……他會非常積極,搭配我剛剛設計的過程討論的過程,他們會做得比想像得更多。」

「師傅拿到錢是真的,慢慢講出修繕過程可以幫助別人滿愉快的,或是有跟過去的自己和解的作用──但這些可能是我自己來解讀啦。」在許哲韡看來,起家對師傅最重要的意義是跟社會連結、重新進入市場,也讓師傅們得到更多經驗:「有些本來是粗工,我會請他去場勘、想估價、想工序……做自己本份很輕鬆,水電做慣了木工很費力,有時候還會吃力不討好、還會跟油漆師傅吵架,可是他們會願意做,也可以把經驗帶回去本來的工作裡,也會接其他案子。」

(起家工作室提供)
「你可以看得到他很積極,他想去修補人家的生活,做出對人家有用的事情,他想藉由這樣的工作讓人家不要經歷到比較慘、比較辛苦的狀況…」(起家工作室提供)

轉眼間運作2年的起家工作室,就是這樣一個「動力系統」,同時讓經濟弱勢家庭與經濟弱勢師傅們動起來。誰都可能落入貧窮,若適時拉一把、讓無家者有家、有家者「回家」不再是負擔,重新站起來的這條路,或許也能少點崎嶇。

本篇文章共 20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73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