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觀點: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面對來自美國的壓力測試

2018-11-04 07:00

? 人氣

當然這僅僅是在既定技術水平情況下的短期影響。如果因為加徵關稅,促進了本國技術的成長,那麼長期來講是有好處的。這其實就是一種貿易保護主義理論的理論基礎。至於能不能實現,是要有條件的。適當的加徵關稅,必須要和開放的人才引進和技術引進策略相配套,才能得到我們期待的結果。一味地高築壁壘,只會養出「巨嬰企業」,永遠長不大,替代不了進口技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有新興經濟體都要遇到至少一次壓力測試

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次美中貿易戰其實是中國長期成長途中的一次壓力測試。回顧二戰之後的所有新興經濟體,無一不遇到這樣至少一次的壓力測試。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日本資產泡沫危機,和上世紀末的亞洲金融危機,都是發生在東亞的壓力測試。如果再延伸一下,本世紀的全球金融風暴,導致了對石油為代表的基礎資源產品價格的極大打擊,也導致了對「金磚國家」的成色檢驗。

這些壓力測試,有些國家扛過去了,之後繼續成長,今天已經是發達國家,比如韓國;有些倒下了,到目前為止沒有起來,比如俄羅斯和巴西。所以不少人由此及彼地推論:中國現在也有高概率出現大幅度的經濟下滑。這樣的情緒傳導到股票市場,就是目前大跌的基礎邏輯。

中國到底能不能扛過去?這需要對中國的經濟做出合理解讀之後才能有的結論,而不是簡單地複制別人的經驗或者教訓就可以。解讀中國經濟,特別需要注意中國的經濟體量和經濟結構與其他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差異。

無論是日本還是東亞四小龍或者巴西俄羅斯,這些經濟體都只能聚焦在世界整個經濟體系中間的一個或者幾個環節。而他們的本國市場容量非常有限,都需要依賴於美國市場作為最終產品的銷售地。這也是美國能夠對其他國家揮舞貿易大棒的基本原因所在。

中國最好的應對策略不是加徵關稅,而是啟動13億人的統一市場

而中國的市場規模是潛在第一,13億人在一個統一的市場內,這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雖然目前人均收入只有發達國家的五分之一,但是中國已經在不少可貿易型商品上成為世界第一,比如飛機汽車家電手機等等。所以在不遠的將來,揮舞市場大棒將會是中國的一個選擇,而不僅僅是一個美國特色的政策選擇。

從這一點看,美國選擇現在這個時間點和中國對抗而不是晚十年,是很聰明,但也很無可奈何。說這些的意思是:面對美國的貿易壁壘,最好的應對策略不是加徵關稅,而是啟動國內市場。這是中國得天獨厚的優勢,如果不加利用,實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中國人多、勤勞、重視教育

其次,中國的勞動力人數超過7億,也大致相當於整個發達國家群體,因此目前中國的產業鏈相當長,幾乎沒有什麼產品不能生產。更加重要的是:中國人勤勞,其平均工作時間遠超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從總勞動時間講,中國的生產能力也遠超發達國家;中國人也比較重視教育,為了子女教育,家長願意傾全力投入,這使得中國的人力資本平均水平遠高於別的同等水平的發展中國家。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國和印度在大學毛入學率上的對比,在2000年以前,這個數據上中國落後於印度,但是現在已經是印度的兩倍。

所以,從短期來講,任何國家試圖尋找到一個可以替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經濟體,相當困難。比如美國晶片固然可以對中國斷供導致中興通訊這樣的企業瞬間停擺,但是如果中國所有手機廠商拒絕使用美國晶片,那麼美國晶片商其實也是死路一條,因為正是中興通訊這樣的廉價而高質量的中國組裝廠才能實現美國晶片進入全世界市場,供消費者消費。

發揮7億勞動者的能動性,尊重人才,保護產權

從長期經濟成長的決定因素來看,中國只要能夠發揮這7億勞動者的能動性,尊重人才,保護產權,沒道理中國的成長會因為別人的短期制裁而長久地停頓下來。

正因為如此,我覺得可以有條件地看好中國的未來:中國的未來不至於那麼灰暗,就像中興通訊那麼一擊而倒;也不像中國官方媒體宣傳地那麼「厲害了,我的國」,到底厲害不厲害得了,要看能不能成功實現經濟轉型和制度變革,而這也是我之後文章想要討論的方向。

*作者沈凌為德國波恩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執教於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經濟系。本文為中國改革開放政策40年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