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北京以經逼政,全面打擊港獨!香港面臨「人心回歸」考驗

2018-10-24 08:49

? 人氣

10月初香港舉行足球亞洲盃外圍賽,播出中國國歌時有球迷背對、發出噓聲並高舉港獨旗幟。(美聯社)

10月初香港舉行足球亞洲盃外圍賽,播出中國國歌時有球迷背對、發出噓聲並高舉港獨旗幟。(美聯社)

香港1997年主權回歸以來改變了不少,當時香港GDP占中國整體的18.6%,但21年間隨著中國崛起,去年這個比例已降至2.9%。中國內陸經濟趕上了香港,「一國兩制」逐漸變質,發生了香港本土派人士無法參選、提倡「港獨」的民族黨被禁止運作、港府拒發英媒記者工作證。無論北京當局或是港府,管制與壓制異議聲音的政治意涵越來越明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在香港形同面臨第二次回歸,即「人心上的回歸」,中國政府把「粵港澳大灣區」列為國家策略後,「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相繼開通,「港澳台居民居住證」也被推出,不管香港人願不願意,香港在「以經逼政」下融入中國的進程又往前了一大步。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AP)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AP)

大灣區給予香港更大的發展腹地?

推究香港政府對大灣區的態度,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0日發布的2018年施政報告指出:「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帶來經濟新增長點,並可拓闊香港居民生活空間的機遇。」她信誓旦旦保證:「我會善用行政長官作為領導小組成員的身份,透過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尋找和發掘在經濟、社會和民生各方面的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地圖
粵港澳大灣區地圖

所以大灣區能給香港帶來什麼好處?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認為,大灣區可解決香港內部面臨的困難,大灣區提供廣大的腹地能緩解香港土地嚴重不足、經濟結構狹窄的問題。方舟說,伴隨著香港高等教育擴張,年輕人就業期望值與就業市場的實際需求產生結構性矛盾,本地消費性服務業招不到從業人員,高學歷畢業生找不到想要的職位。

香港失業率
香港失業率

另外方舟指出,香港的房價持續飆升、土地不足,中國政府己經認知到這問題,因此想藉大灣區為香港創造更大的腹地,一個是經濟活動腹地,一個是生活空間腹地。綜觀香港在大灣區之中的核心優勢包含:

1. 整體制度上的綜合優勢,包括西方接軌的市場準則和管理規範、健全的法治體系,自由港和低稅率的優勢。
2. 在金融業和專業服務業上,香港匯聚著具備國際級水準且經驗豐富的專才,並能提供優質的服務。
3. 在行政管理體制和社會公共服務水準方面,香港媲美西方發達國家。

香港經濟成長率
香港經濟成長率

港人的焦慮:優勢地位不再、認同消失

如果能發揮優勢、盡得好處,對港人而言固然很好,但是大灣區涉及「兩種制度、三個獨立關稅區」,如何打破種種制度壁壘,令人、貨、資訊及資金自由流通?香港輿論擔憂,為配合中國本土的制度整合,香港可能會失去言論自由、資訊透明、司法獨立等原有的優點,從而影響國際社會的投資信心,損及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引述一位不具名的香港高層官員指出,如果香港不失去「獨特性」,大灣區之間與中國內陸便難以改善流通障礙。

港人更擔憂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融合,區內的人們自然會產生「大灣區人」的身分認同。尤其北京跟香港當局在促進人流與認同上雙管齊下,陸續公布便利港澳居民在中國本土學習、就業、生活的政策,林鄭月娥本月於施政報告指出,將鼓勵香港青年善用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不過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今年6月的民調結果,18歲至29歲組別有70%的受訪者不因「成為中國國民而感到自豪」,僅16%回答「有」。

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出現「香港獨立」標語(AP)
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出現「香港獨立」標語(AP)

《南華早報》引述團體「民間青年政策倡議平台」成員何詩慧的看法指出:「把年輕人送到大灣區,更像是港府的政治任務,已經把大筆資金分配來完成這項任務,而不是用以解決城內年輕人最痛苦、最緊迫的問題上,包含自殺、貧窮,缺乏社會流動。」24歲的何詩慧更表示,港府精心挑選香港民政事務局「青年發展基金」的資助青年,這些人多半是建制派,或是中資機構的成員。她直言:「這是政治過濾,不是政治參與;年輕人被控管了,而不是被賦權。」

香港本土派民眾6日走上街頭「反釋法」,抗議北京當局試圖藉由人大釋法,封殺具「港獨」色彩的立法會議員。(AP)
2016年11月6日香港本土派民眾走上街頭「反釋法」,抗議北京當局試圖藉由人大釋法,封殺具「港獨」色彩的立法會議員。(AP)

全面打擊港獨後,北京的下一步是?

大灣區如火如荼地推展之際,香港政府對於主張擴大自治權的人士祭出全面的打擊,達到了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的地步。香港外國記者會副主席、《金融時報》亞洲新聞主編馬凱,因邀請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演講,遭到港府拒續工作簽證。林鄭月娥日前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訪問時指出,《基本法》保障香港的言論自由及個人自由,但這些自由在某些情況下必會受到限制,且國際上亦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有絕對的自主,她強調香港當局是依法辦事。

2018年8月14日,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受金融時報亞洲編輯馬凱之邀出席外國記者協會演講。(AP)
2018年8月14日,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受金融時報亞洲編輯馬凱之邀出席外國記者協會演講。(AP)

「耶魯全球」(YaleGlobal)網站22日刊出文章《香港:全球或是中國的大城?》(Hong Kong: Global or Chinese Capital?),香港本土派議員毛孟靜的丈夫、英國資深記者寶靈(Philip Bowring)指出,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簽證問題,衝擊了香港的商界、媒體界和法律界,香港政府似乎在北京的要求下使用行政措施,來壓迫原先屬香港標誌性特點的自由和法治,歐美商會已對此表達擔憂,直斥任何壓制新聞自由舉動,都損害香港經濟地位及競爭力。

今日香港、明日台北,寶靈提出更為關鍵的問題是,如果中國當局能封鎖所有質疑香港主權的議題,那麼多久之後中國當局會禁止更廣泛議題──台灣、西藏、南海──的探討?又或者,僅僅「討論」相關話題就會被視為「叛國」,批評中國一黨專政成為「煽動叛亂」?

而在23日早上,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口岸旅檢大樓風光舉行,中國和香港的最高官員已經預示了香港的命運: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致詞提到,推動大灣區發展,並有利港澳發揮「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優勢。林鄭月娥則表示,港珠澳大橋有利香港由超級聯繫人,變成國家發展的積極參與者,「讓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10月10日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說明施政報告。(AP)
10月10日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說明施政報告。(AP)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