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鉅觀點:離岸風電第二章…

2018-10-23 06:50

? 人氣

廠商在商言商無可厚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倒是他們所提出來,台灣要開發離岸風電的十大風險,其實就是增加成本的十大理由,既然是由廠商提出來的就值得討論了。他們提出來的十大風險與增加成本的理由是:

一、台灣有颱風、地震。所以保險費用高,很貴。

二、風險管理顧問的費用成本高,但銀行不肯出,很貴。

三、四、五、要安裝直立在海上,一根100公尺高的大風機的施工安裝船,都要從歐洲開過來,每天的租金很貴。開過來的運輸成本也高,很貴。而且颱風來的時候,不能進港避風,要另找避災地點,等於開來開去,這樣貴上加貴。

六、國內供應商就那幾家,又一定要國產化。老外廠商為了快簽約,就非找這幾家不可,不容易議價成本也降不下來,很貴。原來台灣的離岸風電廠商是這麼被扶植起來的。

七、國內沒有離岸風電的人才,人要從國外引進,很貴。

八、環評也要自己花錢作,很貴。

九、匯兌和升息也是一大風險,因為七成的錢是借來的。

十、兩岸關係,風險不可測。說不定會血本無歸。

廠商提出了這麼多增加成本的風險,當然要求電費不要降。無論經濟部最後提出的下一年度躉售電費每度是多少錢,反正賠錢生意沒人作。

不過大家可別忘了,離岸風電可是2025廢核之後,要用來取代核能發電的電力來源。如果躉售電費降太多,讓老外廠商不想作了,那2025廢核計畫不就全部破功了嗎?

廠商把離岸風電的各種風險說得這麼明白,風險這麼高成本當然也高。所以電價才要這麼貴。

離岸風電有這麼多風險,是不是能全部準時安裝完成? 不知道。就算安裝完之後,未來二十年也仍然有地震颱風的風險。如果真的發生了這些風險,雖然廠商投資的三成無法回收,但損失更大的是台灣的銀行與保險公司融資的70%。

不過這些都是廠商與台灣金融業的問題,只要他們股東不說話(除非官股施壓經理人,要他們一定要融資),不干全台民眾的事也都不要緊。

雖然這些財務風險大家不必管,但是離岸風電的問題可不只是價格。它們也非常可能造成台灣電力供應發生更不穩定的狀況。

因為台灣的離岸風電470萬瓩的風場,全部集中在彰化與雲林的一片50公里乘50公里的外海區域中(如附圖)。風力不穩定的特性,將可能造成瞬間狂風大作狂發電,然後沒多久就突然完全沒風不發電的狀況。

未來如果離岸風機全部完成併網之後,台灣的電力網絡等於是掛上了一個有可能突然暴增300萬瓩電力,然後又可能在幾分鐘之內突然巨減200萬瓩電力的「電力炸彈」。這些狀況在我們拚命想學的德國都發生過。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都用圖表說明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