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得觀點:當地球面臨氣候危機,台灣能做些什麼?

2018-10-20 06:50

? 人氣

目前,我國的減碳方案幾乎全然未及於此部分,若要導入IPCC提出的諸多NETs或CDRs,則是將牽動諸多部門之權責,準此,吾等必須思考調整溫管法,亦將CDR或NET納入法律體制,透過強化上述諮詢委員會之跨部會協力功能,讓我國已同樣具備相當技術能力的BECCS及AFOLU,能夠一方面加速我國的低碳社會轉型,並同時連結國土與環境及生活方式的永續,乃至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科幻情節般的地球工程已被具體化

是否能透過太陽能地球工程(Solar Geoengineering)來對抗暖化?該工程有被稱為太陽輻射修正(Solar Radiation Modification; SRM)技術,希望透過科技,建置足以將太陽輻射折回宇宙的設施。這是一種尚未經驗證的科技,但被認為有利未來的深度減碳。然則,這種技術的部署也受到了道德的質疑,認為恐導致決策者放鬆減碳政策。此外,這種選擇亦可能因政治決策或恐攻而突然停止,導致暖化效果激增,衍生所謂的「終止震撼」(termination shock),甚至生態災難。

此部份雖仍處於概念論證階段,但已受到媒體高度關注,由於這其中牽涉前沿科技的發展,以及在深度減碳上的利用,我國必須在社會溝通以及教育層級上先有所準備,以因應未來社會可能面對的科技震撼。

邊際減碳成本、碳價與知識缺口

在成本效益的考慮上,IPCC認為自科學技術角度出發,其重點有別於一般的成本效益分析,而是側重邊際減碳成本(marginal abatement cost),並隱含碳定價之需求。具體言之,IPCC係認為,以控溫1.5C為情境的減碳成本,大約比2C高3-4倍,且需要高額投資。在能源減緩相關部分,2015-2050的年均投資約在9千億美元左右,而低碳能源科技與效率提升之開發,則2050年會是2015的五倍。目前,透過IAMs的分析並未見到成本與效益之比較,蓋因,減緩成本或許會因1.5C的控溫而降低,而其他政策效益均缺乏量化依據。惟IPCC則確定,凡符合永續發展者,其減緩與調適成本均較低。整體言之,此部分因存有「知識缺口」(knowledge gap)其評估不易,且通常IAMs並不特別關心其效益問題,畢竟對於因控溫1.5C所致避免氣候變遷損害之相對利益為何,亦因其高度不確定性,而無從加以評估。

面對落實1.5C情境的高度不確定性,顯然無法對於相關採措施或政策給予清楚的成本效益分析,而係側重在邊際減碳成本的評估。惟若按IPCC評估增加的3-4倍成本來看,則顯然對於碳定價的發展,及其相關市場機制的規劃,均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這點值得我國在後續推動碳排放交易機制上的注意。此外,在欠缺積極1.5C減碳效益的佐證下,決策者必須找出其付出之相對所得,例如防治空汙之績效,以及公衛和食安之成果等。這些都將是認真面對1.5C情境所不可或缺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